人民網>>能源

林伯強:國際油價暴跌陰謀論不靠譜 “跌穿40美元”很難

2014年12月17日08:23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圖/CFP

  12月15日,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暴跌13%,今年以來盧布跌幅已達五成。在國際油價“瀑布式”暴跌的背景下,盧布的暴跌使得之前市場上盛傳的“石油戰”、“貨幣戰”的陰謀論獲得了更多人的認同。

  對於油價暴跌的原因,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林伯強認為,“美國聯合沙特打擊俄羅斯”的陰謀論不靠譜。陰謀論裡的動機、動因可能都有,但執行成本太高,油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仍是供需失衡。

  “跌穿40美元”很難

  “這次大跌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有很大的關系。上次大跌的時候,中國的石油需求增長依然強勁,這次就不一樣了。”

  新京報:關於油價大跌的原因,多個產油國強調石油戰、貨幣戰等陰謀論。是這樣嗎?

  林伯強:買方需求不足、賣方競爭加劇、原油市場供給趨於過剩,才是原油價格疲軟的根本原因。這樣的情況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油價短期內難有起色。

  這次大跌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有很大的關系。

  上次油價大跌時,中國的經濟增長以及石油需求增長依然強勁,同時在大宗商品方面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

  這次就不一樣了。油價不只是反映現在的情況,還有對未來的預期。中國未來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對油價的未來預期會產生影響。供應端方面,美國的頁岩氣(油)也會源源不斷地生產,進一步影響原油價格。

  陰謀論不靠譜。陰謀論裡的動機、動因可能都有,但執行成本太高。如果想徹底打垮對手,需要維持打擊的時間會比較長,這個過程中,己方可能先支撐不住。

  新京報:但是,俄羅斯、委內瑞拉等產油國卻一直在強調陰謀論?

  林伯強:他們總要有個說法,換成誰,都會這麼說。

  新京報:2008年,國際油價曾一度跌穿40美元。現在是否會重演當年的行情?兩次大跌,有什麼不同?

  林伯強:重演當年的行情的可能性比較小。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所有金融系統受到影響,進而對油價產生打擊。

  這次並不是因為危機,所以相對而言,這次可能不會跌到那麼低。但是2008年大跌之后,油價恢復的速度很快,這次可能不會有那麼快。

  能源供應格局已經改變,上次是需求突然間受到打擊,不單單是油價跌,股市也跌。這次是基本面的問題,可能不會猛然跌到40美元,但是反過來一樣,想恢復回去也比較困難。

  很多產油國財政緊張

  “解決供需失衡的唯一辦法,就是限產。歐佩克本身是個比較鬆散的組織,很難統一協調限產比例。”

  新京報:所以說,大跌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基本面?

  林伯強:具體說是供需失衡。解決供需失衡的唯一辦法,就是限產。我估計,到50多美元或者50美元的時候,產油國會坐在一起討論如何限產。

  新京報:拋開陰謀論等說法,油價下跌確實有人受益、有人受損。

  林伯強:美國、中國、日本、歐盟都受益,或者說,產油國之外的國家都受益。

  石油價格是大宗商品價格的領頭羊,油價低,大宗商品的價格也會跟著跌下來,生產成本就會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間接刺激經濟復蘇,刺激消費,包括中國在內。所以,即使產油國沒有採取措施,明年的油價也會因為經濟復蘇而開始恢復。

  新京報:各個產油國的立場不完全相同。各國的立場和分歧是什麼?

  林伯強:很多產油國的財政都很緊張,而且各國生產成本不同。歐佩克本身是個比較鬆散的組織,很難統一協調限產比例。對於“你限多少,我限多少”的問題有分歧,而且談好后會不會自覺執行也是問題。

  新京報:假設限產方案談攏后,油價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林伯強:這次限產的力度應該會比2008年、2009年大得多,恢復得更困難、更慢。可以預期,中長期的石油價格會比較溫和。

  “相信三桶油都在行動”

  “現在最忙的就是石油公司,有人忙著賣,有人忙著買。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60%,資產買得越多,越有利。”

  新京報:作為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主要的受益在哪些方面?

  林伯強:油價大跌有利於中國石油進口。

  若以去年的進口情況作基礎,國際油價每下降1美元將為中國石油進口節省21億美元。

  同時,油價大跌也有利於中國的空氣污染治理工作,降低整體能源成本和支持能源改革等。

  另外,油價大跌,大宗產品價格會跟著跌,中國是最大的大宗產品進口國,經濟運行成本會因此降低。

  新京報:有觀點認為,油價大跌會不利於中國正在進行的能源結構改革,石化能源份額會增加?

  林伯強:油價下跌可能對清潔能源有影響,但是整個經濟運行成本省下來的錢,可以去補貼清潔能源,省下來的錢遠遠超過需要補貼的數目。

  新京報:未來在油價恢復的過程中,各產油地區的份額和話語權會有變化嗎?

  林伯強:成本比較低的產油國,話語權依然比較大。如果份額基本沒有變化的話,話語權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假設價格維持在70美元的水平,那麼成本超過70美元的地區,就不會再投資,份額就會縮小,財政開支要減少,資產也要盤整。

  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好機會,出去購買石油資產。

  新京報:這對中國的石油話語權爭奪有什麼影響?

  林伯強:現在的定價權還是歐佩克說了算。對於中國,講影響力比較合適。

  一般而言,在低油價時期“走出去”會比較容易,除了價格比較低,談判也會比較容易,油價下跌會影響到產油國的財政預算。

  事實上,俄羅斯目前與中國的能源合作既有很強的政治動力,也有較強的經濟動力,此時加強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時機正好。

  新京報:從石油公司層面來看,埃克森美孚、BP、道達爾,以及中國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國際油價大跌的過程中,分別會受到什麼影響?

  林伯強:現在最忙的就是石油公司,有人忙著賣,有人忙著買。

  對中國來說,相信三桶油都在行動,不會放棄這個好機會。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60%,資產買得越多,越有利。

(責編:杜燕飛、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