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一周热点新问盘点(1月4日至10日):
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6日说,民生领域价格改革应遵循“保基本、促公平”的原则,合理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需求,完善居民生活用电、用气、用水等方面的阶梯价格制度。【详细】
中新网1月9日电 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从此,我国阶梯水价有了“全国时间表”。那么中国的水价改革是否非改不可,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深层次原因呢?【详细】
石油:
今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调价执行时间为1月10日24时。【详细】
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车长波8日在京透露,虽然目前石油进口尚无权威数据,但截至去年11月,中国进口原油约2.8亿吨,对外依存度维持在57%,没有出现大幅度上升。【详细】
煤炭:
国土资源部网站7日发布消息表示,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日前通过评审,重新厘定我国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吨,圈定预测区2880个,面积近45万平方千米,预测资源量3.88万亿吨。【详细】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海关总署最新统计,去年1到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2.92亿吨,全年进口量超过3亿吨已成定局。我国煤炭进口量已经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受进口煤增加及供需关系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开始步入下降通道。【详细】
电力:
国家发改委网站7日发布消息表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国脱硫电价专项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全国脱硫电价专项检查工作,督促发电企业不断提高脱硫设施投运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促进大气污染状况进一步好转,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详细】
新年第一期环渤海湾动力煤价格指数出炉,在连涨11周之后,该指数大跌21元至610元/吨。业内认为,目前煤电谈判深陷僵局,随着环渤海湾动力煤指数由升转降,煤企“雪上加霜”,未来恐将进一步下调煤价。【详细】
天然气:
1月7日,来自《金融时报》的消息指出,中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Gazprom”)在近几个月加快了谈判进程,即便双方仍未能在此前计划的2013年年底之前签署大规模天然气供应协议,但多年来阻碍谈判的价格分歧也有望即将解决。【详细】
国际能源战略观察人士指出:2014年注定将成为“非常规”大发展的一年。最新消息显示,英国将在2014年夏季启动首轮页岩气招标。记者获悉,在中国,2014年一季度也是第三轮页岩气招标进入实质启动的阶段。而日本、印尼等国,自去年就开始部署启动能源的“非常规转型”,页岩气则成为“调仓”首选。【详细】
安全生产: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在会上表示,山东青岛市“11.22”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工作也已经结束,近期将予以结案,公布事故调查处理的结果。【详细】
人物:
往日的繁华如今消失无踪,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正式终结,市场进入冰河期,煤炭价格高台跳水般下坠。迄今,许多煤炭品种的价格比高峰期跌去了大半左右,产煤大省危机四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