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能源

汉江襄阳段因南水北调水量减少 鱼类不产卵(图)【5】

2014年07月28日13:09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汉江襄阳段因南水北调水量减少 鱼类不产卵(图)

  有点着急有点委屈

  襄阳人习惯了水多的日子。

  除了三国、楚文化、诸葛亮之外,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就是称之为“母亲河”的汉江。

  汉江江面宽阔,随处可见在宽阔的江面上嬉游的人们。岸边,小贩租售着游泳用具,人们如同在海滩上一样在河岸沙地休憩。

  在我国大江大河普遍受污染的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居民惬意地在江里游泳,这样的景象并不多见。

  “调走的可是我们的水啊!”一名襄阳的基层干部对记者说。

  “是你们的水吗?”记者问。他笑了笑改口说,“是流经我们的水。”

  处于国家战略和大局的需要,襄阳人支持、服从南水北调工程,但他们不得不去面对、适应水少了之后的复杂情况。

  对当地农民来说,灌溉困难已经出现,他们更多认为这是干旱导致的。江边钓鱼的市民说,现在鱼越来越钓不到了,这跟渔民采用电击方式过度捕捞有关。

  但政府官员却知道,干旱加蓄水导致了水量减少,各种问题将出现,他们担心,调水之后这些影响会成为常态。

  向省里和中央讨补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访过程中,地方官员较为小心地注意着说话方式:先说有利影响,再说自己做的工作,最后再说受到的不利影响。

  他们讲话的措辞也与几年前不同,他们不再提“盲区”、“受损区”这些概念,而是尽可能维护着与其他城市、省里和中央关系的微妙平衡。

  但字里行间还是能感受到,因为没有享受到坝区的补偿政策,也没有从下游的补偿工程中获益,襄阳还是有点“委屈”。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感觉到,襄阳虽然的确有点着急,但他们会站在国家层面考虑问题,主动调查研究,主动采取措施,同时也按照国家程序一步步争取上级的重视。

  好在国家也在关注这些问题,相信这座城市不会被遗忘。

  新京报记者金煜湖北襄阳报道

上一页
(责编:杜燕飞、王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