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家央企而言,打造“生态矿山”、“环保电厂”、“绿色通道”和“清洁煤化工”,不仅仅是一项企业自身的环保工作,更是为“美丽中国”探索打开循环经济的绿色大门
“国华三河电厂改造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内首个供热改造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是全国首家跨省供热企业,京冀两地供热面积达到3090万平方米,替代分散燃煤锅炉160个,年节约燃煤32.5万吨。”
全国两会前夕,神华国华电力公司董事长王树民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中介绍说,在北京遭受雾霾天气困扰之际,神华集团也打响了一场“首都蓝天保卫战”,这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环京发电企业燃煤机组进行节能减排改造。
不仅如此,按国家环境保护部计划安排,国华三河电厂还率先开展大气汞污染特征的监测试点及溴化钙添加同步测试研究工作,通过监测数据,掌握电厂烟气中汞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和排放规律,为我国燃煤电厂烟气汞污染物的排放特征提供了原始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对于降低大气汞污染物排放水平、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国华电力自我加压,在满足国家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的基础上,主动推动神华“高品质发电”的战略部署,通过“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对三河电厂四台机组实施“近零排放”升级改造,计划在2014、2015两年内实现,改善北京和河北的空气质量同时,也将改变社会对燃煤电厂的认识。
类似的行为并不鲜见。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集煤、电、路、港、航、油化等各环保高危产业于一身,工作中稍有不慎,极易成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者。
因此,自成立以来,神华集团就秉持“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环保理念,针对环保工作,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考核机制,实现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激励约束层层链接,全力建设“生态矿山”、“环保电厂”、“绿色通道”和“清洁煤化工”。
当前,环保问题日益严峻,传统观念中高污染、高排放的煤炭企业更加感到重任在肩。
“一边是要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所需的能源供给,一边是要不断减轻、遏制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挑战。当前,中国煤炭产业正面临着如何演绎好这‘双重角色’的巨大压力。”神华集团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部主任孟坚向本刊记者强调,作为中国煤炭企业的领头羊,神华集团有责任率先探索出一条企业发展和环境改善“双赢”的道路来。
“神华的目标,是带领中国煤炭企业彻底甩掉‘污染大户’的帽子,逐步实现由传统煤炭生产供应商向低碳、高效、清洁、绿色能源领军企业的华丽转身。”他表示。
“绿色”煤炭的环保使命
翻看神华的履历,从1995年10月成立至今,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业和世界最大的煤炭经销商。企业经济贡献率连续多年名列行业第一;神华集团共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1家,生产煤矿62个,在册员工27万。生产原煤和销售商品煤分别完成4.6亿吨和6.5亿吨,百万吨死亡率0.004,自营铁路运量3.9亿吨,发电3344亿度,港口装船1.66亿吨,航运装船量1.2亿吨,各类油品化工品产量1259万吨。2013年度《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78位。
不过,神华最感骄傲的则是自己“绿色”煤炭的产业升级。“中华环境奖”、“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中国环境保护示范单位”……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同时也让本刊记者感到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传统观念中的“环保高危企业”竟然近年来接连获得了多项与环保有关的荣誉。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这主要得益于集团长期以来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和经济指标一样重要的发展目标,同步推进。”当记者提出这样的疑惑时,孟坚提供了一组数据:
2013年关停70台工业生活锅炉,总计蒸发量394.25吨/小时;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约2.7千克标煤/吨,选煤电力单耗约2.9千瓦时/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原煤入选率达到79.5%(不含褐煤),远高于全国原煤56%的入洗率,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供应洁净煤约2.3亿吨……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能源企业,神华集团在努力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始终牢记企业使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将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与经济指标同等重要的发展目标。”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张玉卓向本刊记者表示。
2012年10月,神华集团与国家环境保护部签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考核范围覆盖煤炭、电力和煤化工3个产业,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项总量指标和67项重点减排项目,涉及65个电厂172台机组、76个煤矿528台锅炉及29家煤化工企业。(《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 尚前名)
来源: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