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近年來在一些地方,PX(對二甲苯)項目頻繁遭遇地方老百姓的“狙擊”。標志性的事件如:2007年廈門市海滄PX項目遭到市民集體抵制,直至廈門市政府宣布暫停該工程,離開人口稠密的海滄區而遷址到漳州﹔2012年寧波的一處PX項目引發市民抗議,並迫使當地政府表態堅決不上PX項目。此外,近幾年裡大連、昆明、九江等地都發生過類似爭議,茂名則是最近的一個例子。爭議的原因都是民眾擔心PX項目對人身健康和環境的危害,當然其中也不時伴隨著一些過度的恐慌情緒。
對二甲苯是一種不溶於水的無色透明液體,低毒性的化學產品,對不了解者來說雖然帶有某種神秘感,但其實是一種普通的化工產品。作為一種基礎性的化工項目,在國際上PX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處理得當完全可以做到安全無害生產,潛在的污染物在封閉空間內運行並回收,不影響周邊環境和居民健康,其主要的風險是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可能因泄漏而造成污染事故。但是另一方面,PX項目萬一發生事故的破壞性也會非常大,比如PX生產過程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如果泄漏,會污染大氣、土壤、水流,造成苯中毒,而苯中毒可能帶來致癌、致殘、致畸胎等后果。還要考慮到,PX項目往往與其他化工項目扎堆,而這種產業集群會讓污染物的風險復雜化,使風險不僅局限於PX項目本身。所以對於PX項目的危險性應該從兩方面來理解,既不夸大也不忽視。
作為一種常見的化工項目,在國外PX基本上可以做到與周邊居民相安無事,如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很多國家。PX項目的選址一般採取“三近原則”:靠近煉油企業,靠近下游的PTA(精對苯二甲酸)工廠,以及靠近大江大海。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大江大海周邊通常也是人口稠密區,所以民眾自然而然地與PX項目比鄰而居,兩無相妨。比如在新加坡這個地域狹小的國家,位於裕廊島的埃克森-美孚煉油廠的PX裝置與居民區的距離不足一公裡,韓國釜山的PX項目距離市中心四公裡,日本千葉包含PX項目的石化區與居民區沒有明顯界線等等。一定的安全防護距離肯定是必須的,任何化工產業都是如此,但在國外並沒有多少人像廈門、茂名居民那樣對PX項目如臨大敵。
在國外PX項目與民眾的和諧相處,可以歸因為成熟而完善的環境風險防控機制。據此有人會說,中國PX項目的安全生產技術已經足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因而中國人也應該坦然接受PX項目,不應該對PX產生恐慌。然而風險防控機制並不僅僅是技術性的,同時也是社會性的、公共政策性的,並關乎政府的治理方式的。比如,去年11月22日造成62人死亡的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所暴露的就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安全生產體系的銜接協調能力和政府的救災能力問題,像這樣的例子還不勝枚舉。
其實,安全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關乎技術也關乎人們的意識,更關乎政府、企業、公眾之間的系統協調能力。事前降低風險的項目規劃、項目上馬前嚴格的環評和廣泛的公眾參與、勞動者的教育水平和規則遵守意識、企業對員工系統性的安全培訓、企業長期堅持安全生產所形成的工作習慣、行政機構的應急能力等等,都是風險防控機制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毋庸置疑,這些在中國都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缺失。這同時還是一個政治問題,因為在廈門、寧波等很多地方,政府PX項目的上馬決策都是閉門運作的結果。如果地方政府首先就對PX項目藏著捂著,又怎麼能不讓老百姓疑竇頓生呢?如果在中文和英文網頁上做一番搜索就可以發現,對PX項目的極度擔憂是一個集中於中國的特殊現象,它反映了很多復雜的問題,如政府行為的簡單粗暴、官民信任的缺失等等。
從經濟方面看,中國PX產能在2009年超越美國和日本而躍居世界第一,但正是在中國PX產業突飛猛進的時期,它成為了公眾爭議的焦點。而且中國國內需求量的不斷提升,對PX的產能要求日益提高,據估計我國2013年PX自給率已降至47%,不得不大量依賴進口,但環保爭議卻在影響很多PX項目的上馬,影響國內缺口的補足。這麼一個對民眾和企業來說“雙輸”的困局急需打破。的確,民眾的科學意識應該提升,對PX項目不應該過度恐慌甚至將其妖魔化,但另一方面也不應該有一種“科學的強制”,以“專業”的名義來打壓異見。因為民眾對PX項目的恐慌可能確實不太“科學”,但結合近年來的許多事件考慮,對企業安全生產能力的不信任卻可以說是一種“科學”的反應。國人的科學意識其實不可低估,隻要政府主動做好事前准備工作,實現完全的信息公開透明,做好對民眾的解釋和科學性論証,都可以鼓勵民眾訴求表達的理性化,達成“共贏”的博弈效果。
在某種意義上,PX項目只是民眾對環境的總體憂慮的一個表達渠道。老百姓何嘗不擔心霧霾、河流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等問題的危害,只是這些環境危害是系統性的,而沒有可發泄怒火的具體對象,PX項目則是一個現成的對象。而各地對PX項目的拒斥又容易產生骨牌效應,導致其遭遇的民間反彈日益強烈,影響中國PX產業的發展。可以說,PX項目只是中國普遍性環保危機的一個犧牲品。地方政府隻重視GDP增長的發展模式導致環境破壞和民眾情緒反彈,這反過來又構成對經濟增長的制約,已經形成了某種惡性循環。民眾對PX的恐慌從局部來看具有一定的過激性甚至盲目性,但從整體來看又具有必然性。要解開圍繞著PX的死結,就應該從普遍性、一般性、機制性地尊重民眾環境訴求、強化環保機制做起。(作者為資深財經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