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消防人員在廈門海滄石化企業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演練現場演練。新華社發
新京報訊 (記者金煜 實習生范小潔)近期發生的茂名PX事件,成為近年針對PX化工項目的環境事件的最新一例。昨日,中國石化界聯合中國科協,舉行“中國PX發展論壇”,普及PX科普知識,討論應對機制,這也是自去年來,石化界第二次舉行如此大規模的溝通活動。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表示,PX恐懼症已成為中國PX發展最大阻力。
石化行業嘗試主動出擊
去年,在昆明PX事件后,石化行業曾啟動“美麗化工—重塑化工形象,改善公眾認知”的專題宣傳。
此番,中國石化行業選擇在茂名PX事件后舉行PX發展論壇,有業內人士表示,石化行業不再自我封閉,而是走向了全面大規模宣傳自己的路線。
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在論壇上重申PX的安全性,“PX和同類石油化工生產的安全風險是可控的,”但風險不等於事故。“我們帶著孩子上動物園,裡面有老虎、豹子,籠子弄牢了就不可能傷害游客。”
個別非專家“說瞎話”
曹湘洪說,PX恐懼症成為中國PX發展的最大阻力。按計劃,2015年前應建成10家大型PX項目,還規劃了一批十三五項目,但恐懼症使大型PX項目屢屢受阻,“我國PX產業發展遭到民眾非理性行為的抵制”。
他說,大家對PX存在誤解,誤解原因是復雜的。一些化工企業沒把安全環保工作做好,重大爆炸、污染事故頻發,使老百姓對化工裝置產生恐懼感。再者,一些非業內專家,發表了一些不太負責任的言論,而我們科普也不夠,許多老百姓還是不知道PX是什麼。
“地方處理不當應追責”
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曹鳳中表示,屢次發生的PX風波反映了地方政府處理應急事件的機制體制的缺陷,國家能源戰略受到嚴重干擾。他建議,“地方政府處理PX事件不當,必須追究地方政府的行政責任。”
他認為,PX事件反映出中國在發布環境信息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公眾無法及時獲得充分、真實的環境信息,另一方面,法律規定公開的環境信息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公眾參與的需求,“設立信息公開制度勢在必行”。他建議創新環境保護公共參與制度,政府、企業和公共三方共治。
■ 對話
“解決PX問題需共識與互信”
對話人物: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 賈峰 其曾與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合作,前往什邡、寧波、廈門等地調研PX事件,調查中國頻繁出現PX群體事件的共性問題,尋求解決機制。
項目有反對者很正常
新京報:近些年類似PX之類的環境事件頻發,它們是否有共性?
賈峰:這些環境事件是以PX項目為代表,但不僅限於PX項目。國內和國外一些案例結合起來看,有一些共性。
一個項目即使完全合法也不可能沒反對者,這很正常﹔項目越大,提供的就業機會、投資、對地方財政貢獻越大,就越容易成為社會不滿情緒宣泄點﹔環保主題的公共事件更容易引起大規模關注,它具有道德神聖感﹔微博微信、視頻照片等“有圖有真相”的網絡自媒體和社交媒體很容易調動起公眾情緒。
一些所謂反對者,看起來是自發約定的,但調查顯示,相當多的情況下他們得到了專業組織的指點和資金支持,也就是說“背后有人”﹔另外,政府和企業反應遲鈍,事件前期不重視有不同意見的人,也沒意識到問題,事件發生后倉促應對,用“一停了之”回避問題矛盾,但問題沒得到徹底解決。
各方不按規辦事致出事
新京報:現在來看,這些事件是否能找到責任方?
賈峰:從什邡、寧波,到江門、茂名,你找不到責任方。到底誰、哪個部門負責?負什麼責?這找不到。
從現在看,已發事件基本是所有方面都沒有按規定在做事。
首先政府沒有把事說明白,然后出現了反對意見,反對者沒有很好表達意見的渠道,政府可能也意識到了,但沒有主動去征求意見,而是強推項目﹔老百姓覺得來信來訪等依法手段效果不好,就不約而同“集體散步”,從形式上,老百姓也沒有按規矩辦﹔接下來局面失控,政府來維護穩定,再加表態“項目不干了”。幾乎所有的事件都是這個結局。
政府應分享發展成果
新京報:都有哪些解決途徑?
賈峰:解決問題需要共識,中國還是要發展的。
現在老百姓不支持發展,因為認為項目賺了錢跟自己沒關系,自己只是承擔了損害,因此政府應把發展成果讓老百姓看見。如政府給公眾承諾,一部分收益用於建醫院、養老院。老百姓沒有信任就沒有討論的基礎。通過嚴格環境監督執法,公開透明數據,讓公眾看到有關部門是扎實在做。可以設計出很多方案來建立互信。
協商對話,特別是對因項目受影響的人。多拿出一點錢給老百姓多點回報,甚至可以把預期利潤拿出來點,讓大家都從發展中受益。
政府不等爆發即停工
新京報:新的PX事件出現了一些特點或趨勢了嗎?
賈峰:我覺得還是有一些改變的。比如在茂名,政府做了大量科普工作,請科學家上電視解釋等,這是以前沒有做過的,我覺得是進步。
一些地方政府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比如什邡,提出要對上級、媒體、老百姓和上市公司“交代”,就是信息公開、講道理、科普。他們也組織有意見的老百姓,包括網絡大V、意見領袖到全國各地工廠實地參觀。
這次主流媒體也比較理性、科學。茂名事件至少讓大家知道了:PX到底是劇毒還是低毒?到底國外工廠和居住地之間距離是不是160公裡?這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基礎。
還有一個新變化。之前,如寧波、什邡、啟東,都是在最嚴峻時政府才決定停工﹔而往后,似乎是事件醞釀到一定程度,就提前決定停工或停止立項。
之前,政府通常說“放棄”(廈門)、“一定搬遷”(大連)、“今后不再建設”(什邡)、“永久停止”(啟東)、“堅決不上”(寧波)﹔最新事件如江門、茂名等,通常用“在未達成廣泛共識之前,絕不辦理”,但問題是沒有哪個政府對“廣泛共識”或“廣大市民”進行量化解釋,這等於把矛盾往后推。
聲 音
企業要切實落實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責任制度,杜絕各種重大的著火、爆炸污染環境的事件。企業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取得公眾的信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
政府應該發出強有力的聲音,不能僅表示“低毒”,或者“暫時不搞”,好像PX是洪水猛獸。社會組織,比如媒體、化工學會,應普及知識解疑釋惑。媒體應傳遞准確信息。企業園區應安全生產,與公眾溝通交流。
——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李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