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6年來首現“四連跌” 90號汽油每升降0.1元(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杜燕飛)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通知,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3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降低0.10元和0.12元,調價執行時間為9月16日24時。
油價6年內首現“四連跌”
今年下半年以來,在全球石油供應充裕而需求欠佳以及美元匯率持續走強的打壓下,歐美原油期貨一直處於下滑通道,拖累原油變化率多數時間一直處於負值范圍內下探。
發改委表示,此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是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根據9月16日前10個工作日國際市場原油平均價格變化情況計算確定的。9月上旬以來,受全球油品市場供應充足、需求乏力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震蕩下行,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繼續回落。
隨著本次油價如期下調,油價首次迎來年內“四連跌”,也是自2009年發改委調整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近6年來首次出現“四連跌”。
據中宇資訊分析師孫雪君介紹,成品油“四連跌”后,國內各地國三柴油和90號汽油零售升價重回6元時代﹔除海南省外,國內各地93號汽油及97號汽油零售升價也均維持在7元區間。
成品油價格下調,對於以油品為主要生產資料的物流企業、出租車以及私家車而言,勢必會減少其油耗成本。據測算,對於運輸行業而言,以載重50噸的貨車,每月平均跑10000公裡左右,百公裡油耗38L為例。按照此輪0.11元/升的跌幅測算,在下一個計價周期的時間裡,將減少209元左右的油耗成本。對於私家車而言,以月跑2000公裡,每百公裡8升汽油的私家車為例,此輪汽油每升下調0.11元,相應的下個計價周期的油耗成本將降低8.8元。
汽柴油批零價差逐漸縮小
隨著油價“四連跌”的到來,眼下雖然處於“金九銀十”消費旺季,但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直接影響成品油終端需求,市場並未出現往年火爆銷售局面,國內成品油市場看跌情緒達到了頂點。
隨著秋收農忙、沿海休漁期結束以及雨季逐漸減少工程基建開工率回升,柴油需求逐漸回升,市場庫存消化速度有所加快。“預計油價下調落實后,主營汽柴批發下調幅度不及發改委下調幅度,導致國內汽柴批零價差進一步收窄,民營加油站利潤再次被擠壓。”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王鸞認為。
中宇資訊分析師高承莎也表示,隨著成品油零售限價持續下跌,汽柴油批零價差也在不斷縮窄。中石油、中石化等主營銷售公司近來普遍反映,三季度以來,公司在批發環節上的盈利空間遭受不斷打壓,整體盈利情況或難與上半年相匹敵。
下一輪油價下調可能性很大
近期市場終端需求減弱,加之中國、美國等部分地區經濟數據表現疲軟,原油走勢仍有下行壓力,盡管部分機構預測美國原油庫存或繼續下降,從而對原油期價有一定的支撐,但力度有限,國際原油期價難脫跌勢。“下一個計價周期原油變化率將持續負向增長,本月月底,國內市場或遭遇成品油調價機制出台以來的首個五連跌。”金銀島分析師王延婷說。
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高健也認為,目前,原油市場依舊是利空消息充斥,短期內難有好轉,后期原油價格將整體維持低位運行,即便反彈預計幅度有限,成品油價格不排除“五連跌”的可能性。
中宇資訊分析師馬燕表示,新一輪調價初期成品油零售價仍是下調預期,后期國際原油方面仍受需求減緩、供應充裕等因素利空影響,后期反彈乏力,繼續維持低位震蕩可能較大,若國際油價繼續下行,則不排除9月29日成品油零售限價再次下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