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诺拉·盖伊”现存美国博物馆。
他说,那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他当时负责在夜幕中将轰炸机导航至指定位置,实际到达时间只比计划晚了15秒。当轰炸机投下原子弹时,他和其他投弹组成员只想躲过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
范柯克回忆,他们当时不知道原子弹爆炸的原理,也不清楚冲击波是否会将轰炸机“撕成碎片”。于是,他们投弹后开始数数,直到数至第43个数字。他们先前被告知,原子弹应该在投下后第43秒爆炸。
“我想,机上所有人当时都以为这成了一颗哑弹,时间似乎比43秒要长很多。”范柯克说。接着,他看到晃眼的亮光,然后是轰炸机能明显感受到的一轮冲击波,以及又一轮冲击波。
“漫长43秒”
原子弹“挽救生命”
按照范柯克的说法,美国当时还准备对日本本土展开登陆作战。比起美军对日本长时间狂轰滥炸以及登陆作战对双方带来的人员伤亡预期,原子弹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决定,“挽救了生命”。
“老实讲,我认为使用原子弹从长期讲挽救了生命,挽救了不少生命,而绝大多数被挽救的生命是日本人,”范柯克说,原子弹让他厌恶战争,“整个二战经历显示,战争没有解决任何事,原子弹也没有解决任何事,我个人认为世界上不应该再有原子弹,希望看它们全部被销毁。”
深藏功与名
二战结束后,范柯克继续在军队中服役一年,而后进入大学深造,获得化学工程学位,进入化工巨头杜邦公司任职,直至1985年退休。
儿子汤姆说,与不少二战老兵一样,范柯克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提及自己的从军经历,直到晚年才开口。
“我甚至不知道他参加过那次任务,直到我10岁时在祖母的阁楼看到一些以前新闻的剪报,”汤姆29日告诉美联社记者,“我知道,他被视作一名战争英雄,但我们只把他看成一个伟大的父亲。”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