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8月2日陕西省黄陵县每天的班前会,刚刚毕业的周晓(右一); 华商报记者陈团结 文/图
下井9项专用设备保安全
7月29日清晨,1990年出生的常昭昭在集体食堂用完早饭后,在更衣室换上了工作服,戴上专用安全帽,再在矿灯超市领取了专用的矿灯、电瓶和自救器之后,接着在考勤室领取定位卡。这个定位卡,无论你在井下什么位置都能显示。矿工们穿戴整齐后在井口做最后一次的签字登记,乘坐专用防爆汽车顺着副井通道直抵矿井下。一进入矿井,正在改造的路面有些凸凹不平,黑暗中,每个人打开的矿灯灯光随着汽车颠簸而左右上下晃动。
他们每个人的帽子上都有自己的信息。“每个人的专用设备基本为矿灯、矿帽、自救器、便携仪、定位卡、防尘口罩、腰带、毛巾、胶靴等等。”库管员小花说。每个人都是固定的设备,没有问题库管员也要定期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煤三代”当上了微电影男主角
李彬是双龙煤业的一名正式职工,是工作一年多的一名90后大学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他,一家三代都是煤矿职工。也是最近杀青的微电影《根》的男主角。
过了一把演员瘾的李彬说:“剧组在双龙煤业选主角时,由于我一家三代都是煤炭人,也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和剧本里情节非常相似,加上我又经常演讲、表演,所以一下子就被剧组相中。”
通维队年轻职工李磊观看了微电影《根》后感叹地说,这部微电影取材于煤矿工人,真实反映了广大煤矿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根》微电影里男主角选择煤矿工作的情景,就跟自己一年前一模一样,充满了纠结和彷徨。不过现在好了,女朋友也理解自己了,也愿意和他一起扎根矿山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