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8月2日陕西黄陵李彬和马晓艳独特而浪漫的婚纱照,还有矿工兄弟做伴;华商报记者陈团结 文/图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90后这个群体的独生子女,从小生活优越,走上社会后又很难适应……真是这样吗?7月28日—8月2日,华商报记者走进位于黄陵的陕煤建司的双龙煤业,这里目前有90后大学毕业生57名,约占全体职工的12%。记者通过6天井下井上生活的全程跟踪体验,记录下了他们的生活。
新生入矿签订师徒协议
1991年出生的管兵,今年7月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是7月16日来煤矿上报到的。经过10天短期培训后,分到了采煤队,和他一起分到采煤队的还有另两名大学生陈俊和史良。
一到采煤队,按照队里安排和志愿相结合的原则,他们三人分别和三个师傅签订了“师徒协议”。师徒协议的期限为7月26日—10月26日;协议要求这三个月里他们和师傅一起下井、一起工作、一起升井,基本上做到了形影不离。记者在矿井下见到管兵时,是他下井的第三天,他和师傅邢西安,还有几位矿工,正在井下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的施工,主要是安装调试设备。干了近20年矿工的邢西安,对这个新徒弟特别喜欢。他说,这个徒弟是大学生,有文凭、有文化、接受事物能力强、好学勤奋。
“对于刚下井的大学生,第一天下井比较新鲜,第二天心理就会有一点变化,第三天应该是心理的低谷期。过了7天就基本适应了。”双龙煤业采煤队的韩建涛队长介绍说:“一般情况下,他会在第三天找大学生谈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给予引导。”
管兵说:“三个月的实习期很快的,实习结束后我就是一名见习技术员了。我相信自己能够适应这里,能够当一名合格的矿工。”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