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现全国首家残币处理试点企业烧残币发电 经验成熟或向全国推广
一张纸币,从离开印钞厂后,在流通过程中不断破损,最后变成一张残缺或无法使用的纸币后,它将面临怎样的最终归宿?最近,洛阳一家企业采用残损纸币发电,成为国内处理残币循环再利用的首家试点企业。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一旦试点成功,将在全国进行推广,届时,残损的纸币或者将继续发光发热,最终变为电力进入千家万户。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胡亚平
一般市民都知道,人民币出现破损可以去银行更换新币,但是破损的人民币最后如何处理却鲜有人知。近日,有媒体爆出,在河南洛阳出现了一家靠燃烧残损纸币来发电的企业,我们用旧的纸币在经过深度破碎处理后将变成残损币废料,这些废料不仅能够造纸,还可以用来发电。
一张纸币到底是怎么流通的?记者从银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一般来说,崭新的纸币从造币厂出厂后会先存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库,然后各家银行机构将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库提取现金,存放到自己的银行金库,然后再向社会投放。
而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和流通后,残缺、破损或是污损的纸币会从流通环节回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门市部,这些银行的门市部收到不能再流通使用的残币后,会统一收集汇总,上缴给自家银行的金库,然后再从自家银行的金库回流到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统一处理。一般来说,中国人民银行会对残损币进行集中销毁处理,过去,我国一般都是采取燃烧、造纸等方式处理残损币废料,但是随着造币技术的提高,在造币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特殊材料确保提高纸币仿造难度,也使得残损纸币在破碎处理后如果用于造纸会产生污水污染环境。所以,中国人民银行今年首次选择通过焚烧残币发电的方式来处理残损纸币。
据介绍,由于涉及残损币处理,因此这家企业是一家涉密企业,具体位置和名称都需要保密。
据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为保证人民币的销毁安全,纸币销毁废料运到企业立即用于生产,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还要全程录像监控。
关于纸币的数据
1吨钱可发电660度
与用残损币废料造纸相比,用残损币废料发电有何好处?据介绍,相比于造纸,发电能够更高效地利用人民币纸张水分低、热值高的特性。据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估算,一般来说,企业利用1吨残损币废料,可发电660度。目前,河南省每年销毁废料可发电132万度。按此测算,按照目前河南省残损币的销毁量,每年的残损币销毁废料用于发电,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年可替代标准煤4000吨。
每年兑换残币2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全国金融机构每年兑换残币约二十多亿元,而且数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有关人士透露,一般来说,平均每个省每年产生的残币都在千吨以上,处理这些残币本身就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上世纪80年代之前,国家银行一般是选择直接燃烧集中销毁残币,而从80年代至今,大多数残损币废料被用来制造新闻纸、宣纸等纸制品。
提醒:使用纸币也要注意节约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我们经常使用的人民币,由于生产使用特殊纸张、特殊颜料、特殊设备,生产成本较高。而币值越小,在市场上流通的次数越多,越容易磨损,“寿命”也就越短。据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中心支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造成纸币“折寿”的原因主要有居民对纸币保存不当,比如将人民币藏于床下、埋于地下等易受潮的地方,导致纸币霉变,还有一些纸币经历火烧、水洗等;不正确的使用习惯,造成人民币的残损,比如在钱币上乱写乱画;流通过程中的正常磨损。
一般来说,一张100元新钞的平均流通期限为36个月,50元、20元分别是18个月,10元的使用期限达到21个月,而硬币的流通期限较长,可以达到20年。而纸钞破损太快也会增加成本压力,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也呼吁爱护人民币之余多使用电子支付或是电子货币。
近日,英国的英格兰银行也提出将在2016年向市场投放塑料货币,这种货币的使用年限将比纸币长4~6倍。
实用知识:纸币兑换有要求 破损不宜随便剪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的规定,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但如果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则只能半额兑换。
市民吴先生就曾“自作聪明”地对残币进行裁剪,结果被告知他的残币在没有裁剪之前是可以按全额兑换的,但由于裁剪后所缺失的四分之一部分正好成正十字形,因此只能半额兑换。据介绍,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有效杜绝犯罪分子有意裁剪、拼凑人民币,以多兑换人民币的情况发生。
此外,对于因遭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而损坏严重,剩余面积较小或因污染变色严重的票币,则需要持相关证明,经审查不是假票、来源正当,能分辨票面种类,能算出票券张数、金额的,可以照顾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