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能源

国华印尼南苏电厂的正能量

2014年12月29日09:01        手机看新闻

经过15年的发展与成长,国华电力电源点已经遍布大江南北、边关塞外,东到东海之滨、西到大漠戈壁、南到海外印尼、北到内蒙草原,都有国华电力人辛勤耕耘的身影。在这辽阔的版图中,国华电力人身处不一样的自然环境,却有着一样的激情创造!

时值深秋,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国华新闻宣传系统落实“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要求,启动“国华一线行”采访计划,奔赴国华一线电源点进行采访,展国华一线风采,传国华一线情谊。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由远及近去感受、发现和传递来自国华印尼南苏电厂的正能量。

海外的长子

10月29日,由国华电力公司通讯员组成的“国华伟业一线行”采访组带着大家的问候和期待奔赴印尼,去亲近那片海外的国华电力热土。跟国华同一个生日。印电是神华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的第一个煤电一体化IPP项目,是印尼南苏电网重要的骨干火电厂之一。一期工程安装两台150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年产量210万吨的露天煤矿,两台机组2009年开工,2011年投产,项目建设总投资36376万美元。

印尼人口2.5亿,但电力发展滞后,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4700万千瓦,还不如我国一个沿海省份的装机容量,与目前国华运营和在建机组容量之和基本相当。两台150MW机组在我国国内差不多属于关停范围,在印尼中南苏电网却是目前单机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电厂,投产以来极大缓解了电网用电紧张局面,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印尼南苏煤电项目2007年起筹备,2009年4月10日土方开挖,7月7日浇筑第一罐垫层混凝土,2011年投产,几年里,全体工程建设者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印尼特殊的社会人文环境及湿热气候;常态化的干扰、刁难、阻挠、罢工、甚至暴力威胁;土地征用缓慢对工程进度造成的严重影响;连续9个月的超长雨季使土建工程无法顺利进行的困难局面;项目资金链几次濒于断裂的紧急事态;汇率损失和涨价造成巨大资金缺口的难题;政府起动电价调整却将其排除在外的境遇;个别合作方为争得非分利益而挑起的法律纠纷;外事、海关、税务、劳工等国内没有的新课题;从没遇到过的新煤种特性产生的技术难题,等等。

印电属于煤电一体化项目,燃煤就地开采,苏门答腊地区的煤属高水份、低热量的劣质褐煤,全水份55-65%,发热量只有1800大卡(国内机组燃煤发热量在四五千左右),这样的煤能发电让人无法想象。印电运行部经理助理伊喜来跟我们讲起试运和投产初期那段日子仍难掩激动,劣质燃煤给大家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黏胶在一起的硕大坚硬的煤块,极易造成设备堵塞,需要人抡着锤子去一点点砸碎。加之印尼在赤道附近,气温高,煤特别容易自燃,每班8个小时着火三五次是正常的。从现场回来的员工们简直“没法看”,湿漉漉的一身煤泥、一身汗水,像刚从矿井下捞出来的一样。艰苦的环境,远离家乡的思念,加上“救火”、“抡大锤”,漫天飞扬的粉尘构成的生活常态,曾破碎了很多人最初的信心和梦想,艰难时候,曾有七尺男儿抱头痛哭!

2011年,印电董事长、时任国华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夏利到印电视察,回国后与班子成员谈起现场的艰苦,几次泪湿眼眶。公司班子给印尼员工写了一封信:“我深切感受到你们已不只是在追求事业的价值了,在你们身上体现出一种信仰,作为国华人,一定要代表集团、代表中国在印尼建设一个不辱使命的电厂。经济大潮中,能不以利益得失去做一件事,只有有信仰的人才做得到,回过头来,也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从容面对艰难困苦。”

所有困难,竖起来是前进的障碍,踩在脚下就是向上的阶梯。2011年7月6日、11月3日,在全体建设者戮力同心的努力下,印电两台机组分别通过96小时试运顺利投产。项目创造了“九个第一”:中国第一个海外投资的煤电一体化IPP项目;神华第一个实现收益的海外资产项目;国华第一个海外公司及国际化管理团队;印尼第一个真正的坑口电厂;印尼第一个燃用劣质褐煤并取得成功的电厂;印尼第一个采用煤干燥技术并取得成功的电厂;印尼第一个使用泵船取水技术并取得成功的电厂;印尼第一个比PPA合同工期提前发电的IPP电厂;创造印尼中国机组投产后连续运行最长周期的记录。

印电项目采取IPP(独立发电商)运营方式,我方出资建设电厂并进行运营,印尼政府以运营期售电电费的方式给予相关补偿,并通过签署PPA(购电合同)的形式给予保障。印电与PLN的合同期限为30年,合同规定电厂每年计划运行系数(AFPM)为80%,满负荷运行7008小时,即每年上网电量为15.91亿千瓦时,全部供给PLN,电价则在固定基本电价的基础上根据每年物价和汇率指数调整,双方照付不议,多发有奖,少发则按规定对责任方罚款。此方式既确保了电厂获得长期效益,又可使PLN得到长期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7008小时的市场已足够令人欣喜,但印电人自我加压,加强营销,力争更好市场份额。2012年,两年机组投产后的第一年,等效可用系数98.75%,仅非停1次,在全国华近两年内新投机组中生产最稳定,非停次数最少,市场占有率达到119%。2013年等效可用系数100%,全年无非停,市场占有率达到135%。2014年,公司各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双机满发成为新常态,日均发电负荷超过600万kwh,曾创造了日最高负荷686.14万kwh,月度发电1.94亿kwh的经营业绩。截至10月底,电量已完成16.88亿千瓦时,利润1.6亿,年内发电量有望超过20亿,利润达到1.4亿,超额完成目标。而截至11月9日,我们浏览国华网页数据得知,印尼年度电量计划完成率在22家运营电厂(含珠海风能)中,发电量完成率97.44%,仅次于准电,排名第二,上网电量完成率98.63%,排名第一。

印电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的良好表现得到了印尼矿能部、司法部、PLN等部门以及同行的赞誉,印尼能源委员会将南苏项目列为示范工程,并向中国大使馆提出以神华为标准推荐进入印尼的电力队伍。神华国华在海外引领了“标准”,树立了口碑,也一举扭转了早期进入印尼市场承揽项目建设的良莠不齐的中国企业在印尼电力项目建设中曾经留下的“项目工期严重落后”、“工程质量不过关”等不良印象,降低了负面影响,挽回了声誉,成功重塑了中国电力企业重信誉、守承诺、高标准、严要求的良好风格和形象,为祖国争取了荣誉。尤其是成功应用了煤干燥技术并实施了一系列改造,将经济价值极低、几乎无法利用的劣质煤就地转化成电力,为印尼南苏地区大量劣质褐煤的利用创造了条件,这种典型示范影响非凡,同时对于神华进一步拓展印尼煤电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印尼有关部门十分看好神华在印尼的发展,多次要求印电加快二期工程建设,开发新项目的机会接踵而来。

据悉,10月28日,国华电力公司印尼语培训班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课。本次培训是为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储备适合在印尼工作的发电厂基建、生产、经营各岗位人才而专属设计的。来自公司本部、研究院及各子公司共12个单位30名员工参加了此次培训,又一批胸怀伟大志向的员工。

森林深处有桃源

印电位于印尼南苏门答腊省穆印县境内,距县城约37公里,距省会巨港约110公里。但路况差,在巨港机场落地后,接站车在飞扬的尘土和荒僻的森林中一路颠簸了近4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及至车子进入印电厂区,心情和视线同时豁然开朗,几座简洁明快的联排、叠拼别墅映入眼帘,将厂区围成一方美丽家园。新栽的小树葱葱郁郁,是那种春天刚到时候娇嫩嫩的绿,每一滴翠色都带着令人心醉的美。灯光下的球场,两拨员工玩得正欢,中国的印尼的都有,一拨足球,一拨篮球,奔跑、射门、投篮,充满激情和爆发力。 不时有遛弯的、跑步健身的员工从我们身边经过,微笑着打招呼。

国华公司领导班子对印电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关注。球馆右侧常规建筑,左侧上下贯通,八九米高,里面灯火通明,左右连接处的二楼设计了观景席位,可以边喝咖啡边赏球赛,看累了还有桌球可以休闲。羽毛球是印尼的国球,印电的羽毛球馆非常专业,在当地甚至整个南苏省都很有名气,是员工们茶余饭后最喜欢的休闲运动场所,对周边村民也是开放的。

目前印电厂区里共六栋别墅式公寓,分别供中国员工、印尼员工和负责设备维护的拓奇公司员工居住。每个房间大约20平米,里面衣柜、电视、冰箱、洗衣机齐备,有网线,大床,卫生间带洗浴,阳台可观景晾晒衣服。电视可以收视很多频道,国内的节目大多都能看到,还有一个传播国华文化、循环播放印尼语培训教程的内部频道。二号公寓的一层相当于“门市”,有经营食品和工艺品的超市、休闲咖啡厅、棋牌室,还有理发室和健康咨询室。

印尼人信奉伊斯兰教,印电的餐厅中印员工是分开就餐的。印尼交通不太发达。经营财务部的刘凤麟是留学生,在印尼读的大学,语言和文化都比较熟悉,平时出差很多。他跟我们讲,印尼是千岛之国,各岛之间交通以飞机为主,大家都习惯了。印尼电厂每月的电量结算,需要跑两个城市,都得在雅加达转机,一个来回仅飞机就要乘坐6次,往返行程差不多需要三天。

因为外出有诸多顾虑和语言障碍,加之地处偏僻,印电生活区内设施考虑较全面,基本能满足简单的吃、住、购物、医疗、运动休闲需求,所以大家的归属感很强,守着现场工作,守着这方家园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

各国员工一家人

印电目前有在册员工198人,其中印尼员工132人,占比三分之二,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期间,电厂工程、露天煤矿、物业服务等各施工单位、承包商解决了1000余人的就业岗位,改善和提高了周边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我们走在印电厂区和生活区内,目光所及多是印尼人。

在印电,印尼员工能感受到充分的公平和信任,有成长机会,归属感很强。印电目前共设行政部、经营财务部、安健环监察部、生产技术部、运行部、煤炭供应部6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印尼员工。公司每年评选先进,印尼员工都占很大比例。以2013年度为例,公司20名“先进工作者”中印尼员工占12名,达60%。近两年,公司先后有2名印籍员工赴北京参加国华年度工作会接受表彰,并在大会上发言。多名印籍员工因技能大赛、班组长培训、羽毛球赛等走出国门,出差中国,并在日常工作及饮食生活等各方面受到特别的关照。

印尼信奉伊斯兰教,公司尊重印尼员工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斋戒月开始时,给印尼员工准备水果和饮料;伊斯兰教新年时为印尼员工发放补助和慰问品。即便是在最初筹建时刚搬到工地生活,住房非常紧张,有些部门连办公室都没有的情况下,仍腾出一间供穆斯林员工祈祷使用。因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多,印电员工日常交流还是很充分的,公司也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强化中印员工“一家人”的意识。

今年9月9日深夜,运行部员工Ari Frendi Utama家由于邻居家失火导致房屋及全部家当被烧毁,一家人无家可归,借宿在亲戚家。得知消息后,公司向所有员工发出捐款倡议,短短两天募集11,800,000Rp。公司安排行政部、运行部专人携带善款,驱车5个多小时,专程赶到Ari Frendi Utama“家”里慰问,转达全厂员工的挂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际友爱,“救危助困”的传统美德,感动了Ari Frendi Utama全家,触动了周边相邻,也让Ari Frendi Utama更加坚定,一定要好好工作,回报大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从社会贡献上讲,印电的两台机组大幅提前投产,极大缓解了南苏电网用电紧张局面,保障了南苏地区的电力供应,并顺利完成了第26届东南亚运动会的保电任务,兑现了项目自筹备开工以来企业对电网、对政府、对社会的承诺。公司主动增进与周边政府、村落的联系,帮助修缮清真寺,帮助当地村民修复Dangku村700米道路,硬化Lematang河摆渡船码头、Gn Raja村三区乡间小路、1.3公里主要交通干道和修建厂外14公里道路,较好地改善了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状况,提高了周边民众的生活水平。在印尼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奉献爱心,看望孤儿院儿童,参加电厂周边五村落联谊运动会,等等,促进文化融合,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印电共缴税1.86亿元,投入公益事业资金上百万元,为周边乃至整个南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责编:值班编辑、赵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