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不懼堅冰保供電 貴州電網變被動抗冰為科學防冰 

本報記者 萬秀斌 郝迎燦

2014年02月21日10:28    來源: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2月18日凌晨,一場大范圍降雪突襲貴州,貴州省氣象台隨即發布暴雪黃色預警信號。

  福泉市高坪鎮英坪村村民劉思祥早上8點多推開房門,看著腳下一尺來厚的積雪,心裡咯?一下,轉身回去拉燈繩,看到電燈仍亮,心裡懸著的石頭落了下來。“村子雖然偏遠,但2008年冰災之后,還沒有為用電犯過難。”

  “結冰了,結冰了!”就在劉思祥剛剛拉開電燈之后,一個沙啞的聲音夾雜著漫天飛舞的雪花,在被冰雪覆蓋成白茫茫一片的大翁光山上回蕩。喊話的人是福泉市道坪供電所所長袁勇,一大早,他就領著所裡的班員們上山來觀冰了。

  在10千伏道桅線大翁光支線的電杆上,一人高的位置,拴著一段導線,上面挂著的覆冰足有七八厘米厚,這就是“觀冰點”。觀冰員通過近在眼前的這段導線上的覆冰程度,來估測空中線路的覆冰情況。

  很快,冰情傳到了福泉供電局應急指揮中心,經過分析,中心決定以發電車局部短路方式對該線路進行融冰操作。“如果覆冰再持續幾個小時,就會發生倒杆斷線,山上的30多戶村民用電會直接受到影響。”袁勇說。

  像這樣位於凝凍重災區的觀冰點,貴州電網公司設置了1700多個。“做到了重點線路、重災區線路觀冰全覆蓋,保証觀冰不留盲區。” 貴州電網公司生產設備部主任許良柱說。

  人工觀冰點主要針對35千伏及以下重災區的輸電線路,而對於110千伏及以上線路,電力員工則可坐在辦公室,通過覆冰預警系統隨時了解線路狀況。預警終端已經覆蓋了貴州電網100%的500千伏線路、46%的220千伏線路。

  每一個身在抗冰保電現場的人,都不免會聯想起2008年冰災的景象,福泉供電局局長楊建林說:“那時候真惱火啊,車都上不來,眼睜睜看著高壓鐵塔被冰壓垮,擰成了麻花,一點辦法都沒有。”

  針對人工除冰難的問題,貴州電網各基層單位充分發揮首創精神,提出了交流短路融冰、機械振動裝置除冰等10多種線路融、除冰方式。

  辦法雖“土”,效率卻高。例如,機械振動除冰裝置“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通過遠端無線遙控,所有除冰操作在地面上就能完成,適合貴州山區覆冰輸電線路的移動除冰。”許良柱說。

  這些“土”辦法主要側重於配網除冰,針對主網,貴州電網通過配備直流融冰裝置,可對60%的110千伏及以上線路實施直流融冰。其中,220千伏及以上線路覆蓋面達83%,同時100%覆蓋中重冰區線路。

  隨著近幾年冰情的變化,南方電網公司不斷豐富防冰抗冰手段,打出了“加固線路、科學融冰、完善應急通信及覆冰監測系統”三套“組合拳”,大大提高了公司系統的防冰抗冰能力。

  “一是從源頭入手,開展貴州冬季冰凍氣象研究及冰區劃分,形成了貴州電網冰區分布圖,並根據現有融冰裝置分布情況,繪制了貴州電網融冰能力示意圖。” 貴州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鐘連宏說,“確保特大冰災時鐵塔不倒、縣城不全停、重要客戶不停電。”同時,貴州電網各單位與當地政府、氣象部門積極建立災害性天氣預警聯動機制,開展常態化的電力氣象服務、聯合監測和資料共享等工作,及時掌握氣象信息,提高應對氣象災害的能力。

  每天上午,楊建林的手機都會准時收到氣象信息,即便春節期間也不例外,“在手機上看到氣溫開始下降了,假期還沒完,就匆匆趕回來了。每年這個時候,抗冰和保電的弦,一刻都不敢鬆。”

  2008年的特大冰凍災害中,貴州電網18.5萬基杆塔傾倒損壞,近80%的10千伏及以上線路受損,83%的變電站停運。2014年貴州局部地區冰災來勢迅猛,危害程度甚至不亞於2008年,但沒有發生一起因覆冰導致的斷線、倒杆倒塔和影響供電的事件。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21日 06 版)

(責編:杜燕飛、王靜)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