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能源

最美一线工人康贺仁: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的践行者

人民网 杜燕飞

2014年01月20日10:19    来源:人民网-能源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副总工程师康贺仁(中)向记者介绍皖能铜陵六期相关情况 人民网记者杜燕飞摄

他的鞋子总是那么不干净,那是在现场走出来的;他的裤子总是沾满了灰尘,那是从现场风尘仆仆赶回来的;他夏天穿的白衬衣总是比别人的黄,那是汗水浸透的,他喜欢吃的食物,却是当地生产的1.2元钱的方便面……

他,就是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咨询”)副总工程师——康贺仁,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的践行者,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康”。

他是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的践行者

初次见到康贺仁,高高的个子,皮肤有点黑,笑声很爽朗,笑容很憨厚,很有亲切感。1985年河北省水利专科学校毕业后,康贺仁就在一直在电力施工企业工作,从技术员到班组长、项目经理,乃至企业副总经理,一步一个脚印,精通火电厂的施工管理。

2007年调到中电咨询后,2008年8月7日,康贺仁便作为项目副总经理受命前往皖能铜陵电厂6期扩建1×100万千瓦机组工程(简称“铜陵六期”)工地。铜陵六期是我国电力建设史上首个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EPC承包项目,总投资80亿元,备受业界关注。

所谓EPC模式,即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因此也被称为“交钥匙工程”,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建设模式,但在我国能源建设领域,大多采用常规模式:业主选择不同的单位开展规划、勘测设计、监理、施工,采购权则掌握在自己手里,EPC模式并不多见。

“这种业主主导的模式强调分工,把生产要素割裂了,弊病是显而易见的。” 中电咨询总经理辛晓光说,“与常规模式相比,EPC优势非常明显,总承包商可以更好地调动各生产要素,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工程安全和质量,缩短建设工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早在1997年,康贺仁对EPC就有初步了解,也非常感兴趣。“虽然EPC工程建设模式有这么多优势,但如果第一个项目没有建成,那以后还怎么发展?当时我就一个想法,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康贺仁说,“项目建设前,我们组织了国内最强的设计和评审团队,对总平面图进行了4次评审,先后出了21版平面图,这么大的投入,在国际EPC项目中都是空前的。”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康贺仁充分发挥了EPC总承包优势,优化了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好“地下”与“地上”、土建与安装等工序交叉,做到了“先地下、后地上,边建设、边绿化”,避免重复开挖、立体交叉,地下设施一次建成。“这在以往常规电厂建设中是没有过的,既缩短了工期,又节约了资源、避免了浪费,实现了参建各方的共赢。” 康贺仁表示。

“施工高峰时,有十几家施工企业、五千多名施工人员、上百台施工机械,”康贺仁说,“你必须熟悉每个施工环节,这样一旦出现问题,才能迅速及时地解决。”

2011年5月6日,铜陵六期百万机组顺利投产,11月29日,机组通过达标投产验收,实现了“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的目标,整个过程中始终让安全、质量、进度、造价可控、在控,各项指标全面实现或超过合同目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期先进水平,成为我国大型火电厂EPC总承包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受到了业主的好评。“电厂投运两年来连续稳定运行,极大地提高了电厂的经营效益,这要归功于采用了EPC建设模式。” 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生告诉记者。

此后,安徽省能源集团公司(简称“皖能”)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2×66万千瓦机组项目、合肥电厂6号机63万千瓦机组,相继被中电咨询拿下并获得成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在皖能趟出了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康贺仁洒下的辛勤汗水与心血。

下一页
(责编:杜燕飞、王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