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太陽能?路燈還是無線? 未來充電技術探究【2】

侯杰

2014年07月04日08:35    來源:網易汽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太陽能?路燈還是無線? 未來充電技術探究

  無線充電很有前景

  前面說到的都是通過電纜為電動車充電的技術,而目前各國的充電接口標准並不一致,實際上也是各種接口並存,那麼有沒有比同一接口標准更方便的方法來給多種電動車充電呢?這就是我們下面提到的無線充電技術。

  Q1:無線充電有哪些方式?原理是什麼?

  A:常見的有感應式,共振式和微波傳輸式等形式,都利用電磁感應原理

  實際上現在劃分的無線充電類型有好些種,比如感應式、共振式、微波傳輸式等等,不過總體來說,它們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就是利用交變電磁場的電磁感應,來實現能量的無線傳輸。

太陽能?路燈還是無線? 未來充電技術探究

  感應式的無線電能傳輸算是目前比較成熟的技術,很多手機無線充電、甚至我們常見的電磁爐就是利用的這種原理。由於數碼設備空間小,接收線圈也小,加上充電設備功率小,所以通常充電的距離近(甚至需要與充電座接觸),不過相對電磁輻射也小。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共振式則是著名的麻省理工目前在開發的一類充電技術,說起來也不復雜,他們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加上共振的原理,能夠提升無線充電的效率,共振傳輸的距離比普通感應式更遠一些,而麻省理工目前正在進行小型化的研究——對於車長好幾米的電動車來說,這方面的技術壓力倒不是太大。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太陽能?路燈還是無線? 未來充電技術探究

 

  微波傳輸此前更多出現在科幻電影或者小說裡面,實際上它也是無線電力傳輸的一個很好的方式,隻不過受到發送功率等方面的限制,並未大規模實用化。微波傳輸的最大好處就是傳輸距離遠,甚至可以實現航天器與地面之間的能量傳輸,同時還可以實現定向傳輸(發射天線有方向性),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Q2:無線充電的好處有哪些?

  A:不需要攜帶電纜,利於多種接口標准的統一

  無線充電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沒有線了,看起來像是廢話,但是想想那些到處找充電器或者數據線的同學們,這樣實實在在的好處一點都不是廢話。另外,無線充電在硬件方面的標准更容易統一,畢竟說服各家廠商把有線充電的接口都統一並不容易——在手機這方面就比較明顯,各家的充電器都不太一樣,但是無線制式卻隻有那麼幾種。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太陽能?路燈還是無線? 未來充電技術探究

 

  Q3:有待解決的問題有哪些?

  A:傳輸效率,電磁兼容都是實現工程化需要解決的問題

  傳輸效率是所有無線充電都面臨的問題,對於電動車這樣充電功率更大的“電器”來說更是如此——電能首先轉換為無線電波,再由無線電波轉換成電能,這兩次轉換都會損失不少的能量——這與本身就是綠色、環保的電動車來說,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電磁兼容也是無線充電需要解決的技術瓶頸之一,眾所周知,電磁波很容易產生泄漏,當大功率的車用無線充電設備運行時,也會對周圍的生物和電子設備產生影響,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在大家談輻射色變的今天是很敏感的話題,所以這方面如何處理也是電動車無線充電實現工程化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此外無線充電還是會面臨電氣標准等方面的問題,也是需要工程師和汽車廠商需要去解決的,不過相信關鍵技術問題解決之后,這些問題在大趨勢下也會迎刃而解。

不用再找充電器 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初解析

  小結:盡管現在由於電池等關鍵部件的技術障礙、成本等因素,電動車距離普及還有一段時間,但各國對於相關的基礎技術也沒有放棄研究。前不久TDK就和麻省理工(MIT)下屬的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繼續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而且諸如路燈充電也開始在歐洲試點。對於新能源技術的最新進展,我們也會繼續關注。

上一頁
(責編:閆璐、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