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水十條出台在即 2萬億“治水”投資涉及四領域

2014年12月24日08:28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水十條出台在即 2萬億“治水”投資涉及四領域

  中國証券報記者獲悉,《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已完成最后定稿並上報,有望於近期出台。

  據測算,“水十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的投資需求將達2萬億元。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在接受中國証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2萬元的“治水”投資將涉及新建污水處理設施、既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管網建設及村鎮污水處理等四大塊,這也是當前國內污水處理的重點領域。

  四大領域成投資重地

  王洪臣指出,經過近幾年的治理,目前國內的水環境盡管局部有所改善,但總體仍繼續在惡化。地表水污染程度較重的劣四類水質所佔比重達18.6%,地下水質的優良率更是僅為10.4%。業界普遍期待“水十條”的發布能加速當前國內水環境治理步伐的加快,市場也希望由此掀起一輪新的水治理投資熱潮。

  王洪臣表示,按照相關統計數字預計,“水十條”實施后,未來中國城鎮的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2.74億立方米/日。這意味著在當前1.64億立方米的基礎上還需新建1.1億立方米/日的處理設施,帶動的投資規模為3500億元;未來5到10年,中國城鎮至少需要新修建80萬公裡污水收集管線,加上相關配套設施,預計污水處理管網建設至少需要投入5000億元。

  “水十條”針對目前國內的既有污水處理設施的提標改造也提出了相應任務。王洪臣表示,若以1級A水質標准來作為統一標准,僅計算現在建成的設施,預計提標改造至少需要3000億元投資。

  另外,污泥安全無害化處置,預計投資規模為500-600億元;村鎮污水處理方面,預計也將帶動2000-4000億元的投資需求。

  PPP模式或成催化劑

  分析人士表示,盡管2萬億元市場“蛋糕”誘人,但如果單靠政府財政投資,缺乏市場內生動力,其治理效果或很難達到預期。建議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其中,會將紓解市場困惑。

  事實上,不少水治理上市公司已開始嘗試以PPP模式來參與污水處理項目的投建。國內污水處理龍頭之一的碧水源近期就宣布,將定增募資78億元參與一些地方的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及運營,其中PPP模式項目成為最大亮點。國中水務12月22日也公告稱,公司作為社會資本參與的湘潭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一期工程,成為湖南省唯一入選的財政部首批PPP示范項目。

  業內人士指出,社會資本欲以PPP模式參與政府“治水”項目,重要門檻是自身須具備技術和資本雙重優勢。目前已在污水處理領域耕耘多年,具備資金和平台雙重優勢的上市公司,無疑將率先受益。

(責編:閆璐、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