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媒體質疑全國收費公路虧損 收費年限怎成橡皮筋

馬尚田

2014年12月24日10:39    來源:中國廣播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媒體質疑全國收費公路虧損 收費年限怎成橡皮筋

  央廣網財經北京12月24日消息(評論員馬尚田)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晨媒體觀察,今日關鍵詞:民生溫度。

  南京最近發生凍死人事件,那是安徽人老崔,很可憐。他是外來務工人員,生前沒多少人關注,但當老崔的生命這樣定格在47歲時,引發了社會廣泛同情。媒體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溫度”這個詞,四川新聞網評論:農民工凍死街頭是一支民生溫度計﹔新華日報呼吁,救助管理應該多點“溫度”。

  養老保險改革裡的民生溫度

  這就是今天要說的民生溫度,不僅體現在扶危濟困方面。比如,養老保險改革裡也有民生溫度。備受關注的養老保險破除“雙軌制”的改革終於有了確切消息。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方案已經擬定,並被審議通過。今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的養老保險制度。這意味著,在我國實行近20年的養老保險“雙軌制”終將被破除,走向統一。

  曾幾何時,雙軌制導致同等學歷、同等職稱、同等技能、同等貢獻的人因為單位性質不同,退休待遇差距很大,引發公平性質疑。一份問卷調查顯示,49%的被調查者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滿。現在,國家打破雙軌制,呼應的是百姓現實的呼求,傳導的是真真實實的人心冷暖。這是民生溫度,更見改革力度。

  民生溫度關系工薪階層的幸福度

  個人所得稅改革是否也能有這樣的力度呢?無論如何,中國個人所得稅70%靠工薪階層支撐的局面要改一改了。據報道,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已經敲定,將分四步走,包括合並部分稅目、完善稅前扣除、適時引入家庭支出申報制度、優化稅率結構等。《河南日報》同樣提出:如何讓個稅改革更有民生溫度的問題。說征收個稅看收入,更要看支出,引入家庭支出申報制是改革的一大亮點。這樣做個稅征收的杠杆作用才能有效發揮,並發散出體恤民生的溫度。是的,這是民生溫度,也關系工薪階層的幸福度。

  民生溫度,關系開車人的滿意度

  至於,在收費公路上體現的民生溫度,就更加意味深長,這一點,從各家媒體的關注度也能看得出來,今早《天下財經》節目也做了重點報道。

  交通部統計公報顯示,去年全國收費公路虧損了661億,多用於還債。相當於,每收取10元的通行費,有8.62元用於償還債務本息。新華社就此提出三個問題:你信嗎,交了那麼多過路費,公路不僅沒收回成本還出現巨額虧空?為什麼合同期限到了還要收費?公平和效率又怎樣兼顧?

  我單說說這個公平問題。原京石高速河北段,本該於11月22日到期停止收費,但人們卻隻能享受40天的免費。年底,“新京石高速”將披著新馬甲重新上陣,並重新獲得了22年的收費權。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山東,山東交通部門近日宣布,2014年底到期的15條(段)高速公路將繼續收費。這些都引發了社會上強烈質疑,中國高速公路的收費年限怎能變成橡皮筋呢?想抻多長抻多長呢?

  人民網指出:時下的高速路收費之爭,其實是權利之爭。什麼權?繳費的人應有充分的議價權,不解決這個問題,你怎麼折騰,理由再堂皇都無法得到民眾的認同。的確,從程序正義的角度,對於高速公路延長收費這樣的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項,也應當在決策前進行民意聽証吧。這是民生溫度,也關系開車人的滿意度。

  農民工凍死街頭是一支民生溫度計

  說回到前面提到的老崔被凍死事件,同樣是最近幾天,我還注意到一位叫陳亞華的深圳市民,人送外號“送被哥”。他在開車下班回家的路上,發現一位凍得瑟瑟發抖的女子,於是回家取了一床棉被送給了這位女子,並且幫助她聯系了自己的親人。

  由此,光明網深情地說道,一個城市的溫度,一個城市對社會底層群體的幫扶與救濟,不該僅僅體現在官辦救助機構的身上,也體現在全體市民的身上。說得對!你看,一點點善意,一點點關心都能改變整個城市的溫度,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民生溫度理應成為我們共同的出發點和目的地。

 

(責編:閆璐、杜燕飛)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