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能源>>滚动

黄标车限行+扬尘管理 广东惠州力保“空气礼品”

2014年01月15日10:34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黄标车限行+扬尘管理 广东惠州力保“空气礼品”

在高处观看江北中心地段,远处建筑物清晰可见。

  王昌辉 摄

  ■事件回放

  2013年2月,国家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发布了全国首批实施新国标的城市1月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74个监测城市中,惠州以全国第六位的排名领跑广东。

  同年4月,国家环保部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中,惠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1,位列全国第五,并稳坐广东省首把交椅。

  进入10月,受不利气象条件及区域性污染影响,惠州空气质量排名跌至全年最低,仅位列全国第25,但在广东省排名仍处第二,空气质量总体在广东乃至全国居一流水平。

  有网友笑言:“如果要给游客送礼品,惠州人可以包一袋空气当礼品咯”。市委书记陈奕威则回应说:“空气质量能不能保持一流,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策划/统筹:黄沁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

  ■记者回访

  黄标车限行>>>

  1

  范围扩大,车主环保意识增强

  日前,惠州市环保局、惠州市公安局联合正式印发了《关于对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持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机动车实施第二阶段限制通行的通告》,也就是说,在每日7时至21时的限行时段,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持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不得驶入限行区域,否则将面临200—500元/次且机动车驾驶人记3分的处罚。其中,限行区域新增了仲恺高新区、惠阳区、大亚湾高新区三区部分路段。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包括首轮黄标车限行的惠博大道、三环北路、三环南路、金山大桥、红花湖路等道路,还有新增的仲恺大道、人民五路等道路上都已竖起黄标车限行标志牌,标志牌上除明确标明“黄标车限行”字样外,还标明了限行时段。上午9时和11时,记者分别在云山西路和人民五路蹲守10分钟,位于惠城区的云山西路往来车辆90%以上都是绿标车,绿色环保标志一律贴在前档玻璃右上角,位于惠阳区的人民五路上绿标持有率则略低于80%,受访车主曾先生表示,城区交警不定期在东江大桥桥头等地设卡检查,为避免处罚还是规范操作的好,其余地区目前还未开罚,管理稍显松散。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排队等候上线的机动车将流水线完成排气污染检测与安全检测(即年审)两个项目。其中,排气检测合格的机动车,可获发相应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而检测不合格的,将不予办理车辆年审。排队等候检测的车主章先生告诉记者,对于他来说,上一年度机动车年审时,排气污染检测还是个新生事物,不过短短一年时间,机动车要依法取得绿色环保标志已经成为他年审时关注的首要大事,“我的车已经开了有八九年了,怕年审时拿不到绿标,我特意在4S店做过保养才来的,现在很多路段针对黄标车都是限行的,没有绿标车辆实用性大大降低”。[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

  在排队等候检测的队伍中,也不乏持外地车牌的机动车,在仲恺高新区上班的何先生的车登记的是湖南的牌照,随着惠州对黄标车实施第二阶段限行新增仲恺高新区部分路段后,获取绿标成为必须。“等过几年车子老化,检测拿不到绿标了,只能把车开回老家卖掉”。

  不久前,陈奕威在做客“惠民在线”时表示,就PM2.5来说,“贡献率”最高的还是汽车尾气。接下来,惠州将重点做好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特别是淘汰老旧黄标车,推广LNG等新型公交车。

  事实上,对黄标车限行的范围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严,已成为惠州维护优良空气质量的必然之举。根据《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广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规定要求,珠江三角洲区域各地市“黄标车”限行区面积占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的比例不低于20%,惠州首轮限行区面积约48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1.69%,略高于规定标准。实施第二轮黄标车限行后,惠州已逐步将限行区域的触角伸到县区,最终惠州将实现2015年限行区面积不少于建成区面积30%的目标。

  扬尘管理>>>

  2

  实施细则到位,落实有待加强

  相比黄标车限行管理的措施得力、行动有序,以及广大车主意识逐渐增强的良好局面,扬尘管理不仅措施滞后、行动无序,目前各工地仍处粗放式扬尘管理的局面更令人担忧。尤其进入冬季后,灰霾袭击珠三角地区,穗、佛、莞出现重污染,惠州空气质量虽然在珠三角地区仍处第一,但轻度污染呈常态,中度污染时有发生,还是令惠州冬季的天空不那么明朗。“治理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的重点还在于治理扬尘”,惠州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科副科长张广深说。

  此前,经环保、环卫、城管、住建四部门联合踩点后,确定扬尘管理的重点片区在河南岸、下角、江北。近日,记者对这些片区进行了回访,其中,以楼盘集中开发的河南岸片区扬尘管理形势最为严峻。在河南岸某楼盘施工工地现场,用于货车进出工地时清洗车轮的水槽早已干涸,装满砂石的货车车身未经任何覆盖和冲洗,直接从工地驶出,一路走一路抛洒砂石,扬起浓尘滚滚。就在这处工地对面的另一个楼盘工地现场,建筑垃圾正在露天焚烧,记者上前找寻工地负责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并不知道工地不能够焚烧垃圾,暂时也没有收到管理部门的任何整改通知。

  事实上,2013年12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已出台实施《惠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针对建设工程施工、房屋拆除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周边环境和大气造成的污染行为进行规范管理,被环保人士誉为惠州扬尘污染控制的实操细则。其中,各建筑工地成扬尘防治的重点,防治费用须纳入预算将从源头上为扬尘防治打下基础。此外,工地扬尘防治细则有八项之多,各项指标数据精确,譬如,施工工地在市区、县人民政府所在镇(街道)主要路段和市容景观道路及机场、码头、车站广场应设置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米,在其他路段设置围挡的,高度不得低于1.8米;施工期间,应当对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式安全网,等等。

  如此详尽的管理指导手册何以面临落实难题?惠州市环保局回应,《办法》出台后,目前仅以政府网站公布的形式发布通知,宣传力度不够。此外,各建筑工地的扬尘管理执法行动将由城管部门牵头,联合环保、环卫、住建三部门,目前尚无具体的行动安排。

(来源:南方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