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能源“新絲路” 發展新契機 未來合作面臨更多機遇

2014年11月15日09:29    來源:經濟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能源“新絲路” 發展新契機 未來合作面臨更多機遇

  圖為位於土庫曼斯坦的阿姆河氣田天然氣處理廠。 (資料圖片)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1月14日宣布,截至北京時間11月13日晚10點55分,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自投產以來,已累計輸送來自中亞地區的天然氣突破1000億立方米,輸送原油7000萬噸。

  “新絲路”上能源貿易伙伴

  1997年,中國石油收購哈薩克斯坦的阿克糾賓項目,這一舉措被廣泛認為是中國油企“走出去”的第一步。17年過去了,現在中國已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合作的重要參與者。

  2013年,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國家共生產原油約11億噸,超過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合計生產天然氣10744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油氣產量的提高和佔世界比重的增加,表明新絲路沿線能源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與此同時,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與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相呼應。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國家近10年來發展迅速,除2009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各國均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

  10多年來,中國企業廣泛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的能源合作。中國石油集團新聞發言人曲廣學說,今年是中國石油進入中亞能源市場的第十七個年頭。目前,中國石油已經在中亞地區形成了集勘探開發、管道運輸、煉油化工和產品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的石油產業鏈,在我國西北方向構筑了一條新的能源戰略通道。下一步,中國石油在中亞、非洲、中東、美洲、亞太5大海外油氣合作區建設中將突出中亞地區。

  數據顯示,2013年,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能源生產國對華原油出口達到5867萬噸,超過中國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對華天然氣出口達到274萬億立方米,超過中國天然氣進口總量的一半。對中國的油氣出口量佔相關出口國的比重也在增加。此外,通往中國的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中哈天然氣管道二期和中俄天然氣管道已開工建設,未來將進一步增加中國同這些國家的天然氣貿易。

  成就中亞管道大業

  2014年9月13日,習近平主席和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共同出席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塔吉克斯坦境內段開工儀式。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的開工及運營,連同A/B/C這3條天然氣管線及中哈原油管線,使中國與中亞5國更加緊密相連,環裡海的油氣資源通過累計10738公裡的境外油氣管道,與中國巨大的油氣消費市場相銜接。

  由此,中國與中亞能源合作更進一步,“一油四氣”貫穿中亞的油氣管道合作,成為中國與中亞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有效載體。

  輸油氣管道網絡的逐步完善,對我國和中亞的能源合作和區域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國中西部地區通過擴大向西開放,加強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地區乃至歐洲地區的貿易往來和經濟、技術、金融合作,從而形成中國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是實現東西部均衡協調發展的重要一環。”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所所長馮玉軍表示。

  同時,處於經濟轉型期的中國正在大力推進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對清潔能源的需求迫切,需要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建立起多元的能源供應體系。“絲路沿線地帶本身就是我國能源的主要陸路大通道和供給地之一,加強沿線各國能源合作,有助於減輕海上進口壓力。”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國際石油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政治學教授龐昌偉說。

  未來合作面臨更多機遇

  專家表示,未來深化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能源合作,也面臨更多的機遇。

  首先,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能源生產國近年來的國際合作逐漸得到加強,水平也逐步提高。涉及能源產業的國內法律法規逐漸完善,逐漸與國際標准接軌,有利於進一步開展合作。

  其次,中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能源生產國通過多年雙邊、多邊合作,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中國已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開展了近20年能源合作,合作范圍涉及石油、天然氣、電力等主要能源品種,包括油氣上中下游、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採和利用技術開發等全產業鏈。

  再次,能源基礎設施初步完善,為進一步擴大能源合作提供了保障。連接中國和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的油氣管道近些年來相繼建成,大幅提高了中國與相關國家的能源貿易量。其中,原油管道的總輸送能力達到每年3500萬噸。由於已與俄羅斯達成擴建協議,預計從2018年起,中哈和中俄原油管道的總輸送能力將提高至每年5000萬噸。天然氣管線在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建成后,總輸送能力將達到每年850億立方米。

  “到2015年底,中國石油將在中亞地區建成5000萬噸油氣產能﹔到2020年底,中亞地區將有能力每年向中國輸送9000萬噸油氣當量的資源。”中國石油中亞天然氣管道公司總經理曹亞明說。

(責編:杜燕飛、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