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1978年第一家外資企業——日本鬆下電器落戶中國到2014年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的FDI(吸引外資)接收國。外企在中國的發展折射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變遷,也見証了中國融入世界、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巨變。新華網聯合中央財經大學將發布《2015外企在華競爭力排行榜》,並推出了《見証——外資企業的中國故事》系列報道 ,為您盤點改革開放后那些來到中國的知名外企。 時光變換,滄海桑田。它們中,有的輝煌依舊,有的卻逐漸沒落……
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家電——鬆下電器
1978年,鬆下電器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1978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出訪日本。當時,鄧小平參觀了被譽為日本驕傲的3家工廠,其中就有鬆下電器大阪府茨木工廠。
1979年6月鬆下幸之助訪華。其間,鬆下與中國政府簽訂《技術協作第一號》協議,向上海燈泡廠提供黑白顯像管成套設備。
1987年,鬆下與北京市和電子部等下屬的4家企業合資成立北京鬆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是當時投資(248億日元)規模最大的中日合資企業。此后,以鬆下為代表的日本電子企業在中國家電市場上風生水起,到上世紀90年代,日本家電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如日中天,但最近幾年,隨著中、韓家電品牌的崛起,鬆下大有江河日下之勢。
2013年,鬆下關閉在上海的等離子電視工廠。
2015年,鬆下中國正式宣布,已於2015年1月底終結山東鬆下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事業。這個公司於1995年成立,其從1996年開始生產顯像管電視機至今已有19年之久。關閉它,意味著鬆下在中國區域內的電視生產和制造業務徹底結束。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