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滾動

2014兩會:改革如何改變中國

2014年03月03日13:5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2014年被稱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美國《時代》周刊將這定義為中國的“歷史性轉折”年。

  “要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剛剛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明確了今年改革的任務和重點。兩會召開在即,百姓從改革中能得多少實惠?在這個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如何統籌好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萬眾期待。

  中國經濟:挖掘增長新動力 混合所有制成重點

  “三年內,省屬二、三級企業全部都要改成混合所有制。”2014年,在廣東,競爭性行業的國企充分吸收民營資本進入,國企改革邁開關鍵步伐。

  今年,混合所有制將成為經濟改革的“重頭戲”,資源價格改革將由探索變為提速,企業稅負不斷縮減,民資進入領域拓寬……提升經濟內生動力的一系列改革逐步發力。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頭,對其他領域改革具有牽引作用。如何用改革把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內需的巨大潛力釋放出來仍是考驗。

  簡政放權:職能整合,用權力“減法”換效能“加法”

  2月28日,湖北正式取消“一孩”生育審批。從去年兩會至今,國務院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達362項。新一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程過半。

  今年,職能整合、行政效能提升已是改革指向。放權先放利,對習慣了“權力無限大、監督無限小”的一些政府官員而言,簡政放權無異於拿刀子割自己的肉。從海南省人大代表“晒”出的“行政審批長征圖”,到廣州市政協委員梳理人生中的103個証,權力的收與放、大與小之間,傳遞出改革的迫切與艱難。

  反腐倡廉:巡視制度全覆蓋 “制度反腐”有新進展

  中央派駐兩批巡視組糾正“四風”,李東生、李崇禧、冀文林等20多名省部級領導干部落馬,從遏制車輪上、會所裡的“特權腐敗”,到黨政機關培訓、會議費的“剛性約束”,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贏得百姓好口碑。

  新年伊始,巡視制度全覆蓋、試點新提任領導干部財產公開、健全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等制度,反腐“硬骨頭”備受關注。人們更期待“制度反腐”有新進展,在體制改革上做足文章,讓決策公開、程序透明,有效遏制住權力腐敗。

  生態保護:治污打破“一畝三分地” 市場化治霾全面開啟

  大氣污染“國十條”出台,各地簽下治霾“軍令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就在全社會合力應對愈演愈烈的污染時,一些地方和企業排污依舊肆意妄為,解決“口號環保”之“患”已成當務之急。

  今年,治理大氣、水、土壤“立體”污染要動真格。打破治污“一畝三分地”,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啟動碳排放交易權,中國運用市場化手段降污治霾的時代將全面開啟。

  社會公平:戶籍與隱形福利逐步“脫鉤” 資源均衡配置鋪開

  戶籍改革已啟動:天津實施申辦戶口積分制,山東取消除濟南、青島外所有落戶限制……改革的關鍵在剝離戶籍背后的各項不平等利益,把勞動、教育、醫療、社保等多領域的隱形福利與戶籍“脫鉤”。讓更多人通過改革分享“福利蛋糕”,享受社會公平。

  城鄉養老保險“並軌”、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實現均等化,三中全會提出的“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正在推進。

下一頁
(責編:杜燕飛、王靜)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