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滾動

兩會前夕從六大領域看中國改革發展走向【2】

2014年03月03日13:5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社會:保障更有力,公平促和諧

  2月25日,上海宣布實施單獨二胎政策。

  “政策終於放開了!”這讓在上海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獨生子女小陶十分高興,身為獨生子女的她總覺得孤單,特別是隨著父母年齡的增長,贍養老人的壓力越來越大。

  啟動“單獨兩孩”政策,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全面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的縮影。

  面對人們對“幸福指數”越來越高的期待,對社會公平正義愈加迫切的要求,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的號角: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藍圖繪就,行動迅速展開。一系列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舉措密集出台:逐步減少特長生招生學校和招生比例﹔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商注冊登記制度,降低創業門檻,激發創業活力﹔大病保險試點今年月6底前要實現全國覆蓋,防止因病致貧﹔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說:“目前啟動的改革舉措傳遞出清晰信號,就是要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識所在,更是取得改革成功的深厚根基所在。”

  下崗失業的天津市低保戶劉城,每月能領860元低保補助,還上了養老、醫療等保險。

  “現在基本生活有低保,看病有醫保,等到退休年齡時還能領退休金,覺得日子有盼頭了。”劉城說。

  國務院2月27日頒布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從最低生活保障到特困人員供養,從教育救助到住房救助,為困難群眾編制了一張安全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陳飛說:“公平正義是檢驗改革發展的尺度。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社會和諧穩定也難以保持。”

  201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不少媒體紛紛展開兩會熱點話題調查,收入分配、住房、社會保障、擇校、醫療、就業創業等成為熱詞,凸顯百姓對全面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的期待。

  “我相信,在2014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將對全面深化社會體制改革作出進一步部署,積極回應群眾的期盼。”陳飛說。

  生態:全力治霧霾,制度護生態

  連日席卷上百萬平方公裡國土的霧霾,再次讓人們感受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艱巨性。

  農工黨中央提出提案,呼吁“強化生態環境危機意識,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成都這些天也有霧霾。”兩會召開前夕,家在四川的全國政協委員施杰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關於防治空氣污染的幾點建議”,征求意見……

  藍天白雲是人們對生態文明最質朴的理解,也是建設“美麗中國”最基本的要求。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這是鮮明的未來指向--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將成為我國今后10年全面改革的重要內容。

  高頻率提及“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並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凸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從生態文明的關注,到政績考核體系的改革,各級地方政府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力度空前增強。

  從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到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中國政府下一步將採取更為有力、更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解決這一事關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大問題,以確保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確保“美麗中國”夢的如期實現。

  黨建:持續抓作風,改革見真章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制度,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

  ——改進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構建科學管用的選人用人機制﹔

  ——堅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黨心民心為之一振。

  1月,中紀委全會對2014年工作作出部署:制定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意見﹔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堅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對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抽查核實……

  “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這樣的部署。

  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看來,“這顯示了新領導人推進改革的決心”。

  引人關注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6個專項小組,“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榜上有名,顯示出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評價制度、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問責制……新的一年,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將進一步展開。

  蹄疾而步穩。人們有理由相信,伴隨三中全會所確定的改革舉措的一步步落實,中國的未來會繼續朝著持續健康發展的方向奮進。(記者李斌、霍小光、張旭東、顧瑞珍、杜宇、白?)

上一頁
(責編:杜燕飛、王靜)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