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2日电 (刘辰瑶 彭大伟)中国民用航空局12日正式向中国石化颁发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CTSOA),这是中国首张生物航煤生产许可证,标志着中国国产1号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中国生物航煤也因此正式迈入产业化和商业化阶段。
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芬兰之后第四个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中国石化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企业。
中国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徐超群向中国石化颁发了项目批准书。他表示,发展绿色可替代清洁能源,推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生物航煤的研发和应用,是中国切实打造绿色低碳航空的一次重要创新,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对生物航煤产品进行适航审定并颁发许可证书的国家,对促进中国航空生物燃料在民航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化2009年启动生物航煤的研发工作,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2013年4月24日,中国石化1号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桥机场成功试飞。
据了解,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麻风子油、亚麻油、海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其具有很好的降低二氧化碳和颗粒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欧美主要国家从2008年起陆续开展了生物航煤的研发和试验飞行,2011年起开始进行商业飞行。
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其研发的生物航煤不但可以用菜籽油、棉籽油、棕榈油、大豆酸化油等为原料,还成功开发出了餐饮废油(与“地沟油”有所区别)为原料生产生物航煤的工艺技术。
目前,中国已成为年消费量近2000万吨的航空燃料消费大国,人们寄望2020年生物航煤能达到航油总量的30%。但徐超群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生物航煤还处于研发和试用阶段,离大规模生产使用还有距离。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透露,下一步,中国石化将与各航空公司继续深入合作,共同推进生物航煤的商业飞行,真正实现生物航煤的产业化应用,发挥其在二氧化碳和颗粒物减排上的功效,为绿色低碳航空作出切实贡献。(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