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链接:
海上钻井和陆地钻井的区别
随着人类对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心逐步从陆地转入海洋,通过可立于海底或漂浮在海上的钻井装置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作业。由于钻井装置需要固定在海底或漂浮在海面上,因此,在钻井设备方面与陆地钻井有很大区别,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海上钻井设备的特点,对人的依赖性大大降低。海上钻井远离陆地,不仅生产成本高于陆地钻井,而且还要应对台风、海冰等自然环境的考验,对应急响应时间的要求更为苛刻,安全管控风险远大于陆地钻井。
南海八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南海八号”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2012年9月,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购置。最大作业水深1402米(目前配置隔水管能力800米水深),最大钻井深度为7620米,最大可变载荷4972 吨,定位方式为锚泊定位。入美国船级社和中国船级社双船籍,目前主要用于南海海域深水500米至800米勘探、开发等作业。
南海九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南海九号”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长期作业于挪威北海和西非海域。南海九号在中国投入使用后,成为国内海域作业平台中作业能力仅次于“海洋石油981”的第四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南海九号”平台型长99米,型宽88米,总高116米,主甲板面积大于一个标准足球场。平台最大作业水深1524米,最大钻井深度7620米,最大可变甲板载荷4065吨,额定居住人员160人,采用锚链加锚缆组合式锚泊定位系统,入籍中国船级社和挪威船级社双船级。
“COSLPioneer”(先锋号)深水半潜钻井平台
“COSLPioneer”(先锋号)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COSL Drilling Europe AS (CDE)投资建造,是中国海洋石油工程建造业最先实现交付的首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不仅具备在挪威北海海域作业的能力,同时也适用于全球其他海域。
“COSLPioneer”全长104.5米、型宽65米、型深36.85米,设计吃水9.5~17.75米,作业水深70~750米,生存状态最大风速51.5米/秒,最大垂直钻井深度7500米,最大可变甲板载荷4000吨,额定居住人员120人,集钻修井、居住等功能于一身。平台采用DP3动力定位和锚泊定位双定位系统及无人值班的机舱设计,在驾驶室及操作室集中遥控操作。
作为2004年挪威石油安全管理局最新AoC标准颁布后建造的第一批满足该标准的平台之一,“COSLPioneer”从风险分析、技术应用、整体布局、系统设计、设备配置、自动化水平等硬件和技术方面,充分考虑了对人员伤害、环境污染、设备损坏、平台遇险等各种潜在风险的防范。
在保护环境方面,“COSLPioneer”设计为钻井过程零排放,岩屑可全部送回陆地处理,同时实现所有生活污油污水、工业污油污水、雨水集中处理合格后排海,能做到对环境的零污染。
“COSLInnovator” (创新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COSLInnovator”(创新号)是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COSL Drilling Europe AS (CDE)投资建造的第二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工作环境舒适、安全性高等特点,适用于全球海域的作业能力。
“COSLInnovator”全长104.5米、型宽65米、型深36.85米,设计吃水9.5~17.75米,作业水深70~750米,最大垂直钻井深度7500米,最大可变甲板载荷4000吨,生存状态最大风速51.5米/秒,额定居住人员120人,集钻修井、居住等功能于一身。
平台采用DP3动力定位和锚泊定位双定位系统及无人值班的机舱设计,装备有先进的钻井模块和工作压力15000psi的水下防喷器(BOP),能够实现液压遥控、声纳遥控、海底机器人应急操控,可以有效防止井涌、井喷、溢油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平台还配备有采油树输送系统和隔水管悬挂装置,能在钻井过程同步实现采油树的水下安装,可大大提高油田开发生产的整体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COSLInnovator设计达到了钻井过程零排放,实现所有雨水、工业污油污水、生活污油污水集中处理合格后排海,做到对环境的零污染。
“COSLPromoter”(进取号)深水半潜钻井平台
“COSLPromoter”(进取号)是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COSL Drilling Europe AS (CDE)投资建造的第三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具备在全球海况最复杂的挪威北海海域作业的能力。
“COSLPromoter”型长104.5米、型宽65米、型深36.85米,设计吃水9.5~17.75米,作业水深70~750米,生存状态最大风速51.5米/秒,最大垂直钻井深度7500米,最大可变甲板载荷4000吨,额定居住人员120人,集钻修井、居住等功能于一身。DP3动力定位系统及无人值守的机舱设计方案,实现在驾驶室及操作室集中遥控操作。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于2008年4月28日开工建造,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额投资建造,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和一流的装备,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选用DP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入籍中国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双船级。整个项目按照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需求和设计理念引领完成,中国海油拥有该船型自主知识产权。该平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海洋石油981”长114米,宽89米,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从船底到钻井架顶高度为136米,相当于45层楼高。作为一架兼具勘探、钻井、完井和修井等作业功能的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代表了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一流水平,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最大钻井深度可达10000米。该平台总造价近60亿元。
2014年7月15日,“海洋石油981”已结束在西沙中建岛附近海域的钻探作业,按计划顺利取全取准了相关地质数据资料。2014年8月30日,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据测算,陵水17-2为大型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