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發現35枚2500多年古人腳印

2014年01月03日08:20    來源:湖北日報    手機看新聞

  閱讀提示

  1973年發現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舉世矚目,考古工作一直持續到1985年,此后因故中斷26年。

  兩年前,銅綠山考古重啟,多項重大發現石破天驚,始採年代可推至夏早期,距今約4000年,大冶地區礦業文明史因此提前約1000年!

  更引人遐思的是,在銅綠山岩陰山腳遺址考古發掘時,竟然發現了35枚距今2500多年的古人腳印……

  驚天大發現

  刑偵名家破譯古人足跡

  “快去南區2號探方看看!”

  54歲的考古隊隊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樹祥清晰地記得,2012年8月29日,技工王新華來找他時,腳步匆匆,氣喘吁吁。

  那天,徐徐東南風吹散悶熱。陳樹祥趕到新發現的遺跡前,駐足觀察良久,才篤定地說,“這是一枚腳印。”

  腳印,古人的腳印?太稀罕了。大伙好奇地圍了過來。王新華赤腳比劃比劃,笑哈哈地說,“和我的腳一樣大。”

  陳樹祥將這個腳印編為1號,要求隊員們繼續仔細地刮土,厚度不超過1厘米。1號腳印周圍的浮土被刮去后,露出了一片腳印,細細一數,共27枚。從地層看,這批腳印為東周時期的遺存。

  真是東周古人的腳印?想到人體足跡學已是當今刑偵專業的重要學科,陳樹祥遂邀請公安部物証鑒定中心專家實地鑒定。

  10月19日,該中心張繼宗研究員和痕跡研究員劉偉平趕到現場,武漢市公安局物証中心首席專家鄭道利等刑偵技術人員也攜帶偵探器材前來協助。幾位專家在全國偵破過無數大案要案,但破譯古人足跡,也是平生第一次。

  10月21日,雨過天晴,公安專家們齊集現場。此前,考古隊員利用考古學常用方法對足跡做了標記,公安專家們擔心有人質疑“這些足跡動了手腳”,隨機抽取了4枚足跡,刮去標劃痕跡進行測試后,又選擇周邊三處空地刮除表層,結果又新發現8枚足跡,遂一並勘驗。

  專家們對足跡內外的泥土取了標本,連同現場勘驗資料,帶回去分析。最終檢驗結論是,“這些足跡真實可靠,保存形態各有差異,具有年代久遠的特征。”報告還給出了12枚足跡的具體特征:其中完整印痕長的為26厘米,短的為25厘米。起碼為兩人所留存。身高估算為1.72米及1.52-1.54米。赤足印跡,有重壓痕偏外、橫向移位等痕跡,可確定赤足者有負重特征。“現場極有可能還有塵封足跡,但我們決定不再挖掘,要是以后有專家提出質疑,留待他親自去勘驗印証。”公安專家說。

  古人的腳印如何穿越了2500多年的時空?陳樹祥說,“一時無法給出結論,但我們不妨試著還原當時的冶煉場景,在一個雨過天晴的夏日,地面尚軟,幾名打個赤腳的礦工,把礦石、木炭等運到冶煉場地,他們剛剛離去,暴雨來了,雨水夾雜著山坡泥土形成不大不小的泥石流傾斜而下,掩埋了這些腳印和所在的冶煉場地,為我們留下難得一見的千古奇觀。”

  此次發現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極大關注。當年10月21日,著名文保專家陳中行也來到發掘現場,他看了足跡后反復叮囑:“千載難逢,太重要了,一枚古人足跡就是一件國寶,要趕快制定保護方案,不讓足跡消失掉。”

  隨后,省文物局組織專家現場考察,研討保護方案,確定將這片遺跡經消毒、木工布覆蓋、填沙等技術處理,並採取嚴格安保措施保護起來。

  記者日前從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管理委員會獲悉,遺址公園正式獲得國家文物局立項,這片古人足跡將以原貌的形式就地保護,將來會建成一個獨特景點。圖片來源:荊楚網

(責編:杜燕飛、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