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能源

環保標准嚴苛的美麗獅城卻建了個火電廠—— 

華能在新加坡怎樣“燒煤”?

哈新軍

2014年04月14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由中國企業在有“花園國家”之稱的新加坡建燃煤電廠?在很多人看來這一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中國華能卻做到了。

  3年多前,新加坡首座燃煤電廠——登布蘇火電項目正式在裕廊島開建。如今,這個破天荒的項目,每天為島上企業提供包括電力、蒸汽、供水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項目實施主體,正是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全資控股的新加坡大士公用事業公司。通過收購大士能源,華能在新加坡書寫著央企“走出去”的新篇章。

  收購發達國家公用事業企業,“走出去”有了前沿平台

  大士能源公司,成立於1995年3月,此前是新加坡淡馬錫的全資子公司,也是新加坡三大發電企業之一。2007年10月,淡馬錫啟動出售大士能源100%股權的競標程序,面向全球發出邀約。

  眾多競爭者中,便包括亞洲最大發電集團——中國華能。其實,在此之前,華能早已對新加坡的電力市場和大士能源進行了持續全面的跟蹤研究。他們認為,新加坡政局穩定、法制健全,文化上也與中國接近,是適合“走出去”的戰略目的地﹔相比其他電力資產,大士能源還具備機組裝備先進、運行安全可靠、現金流穩定、經營業績良好、風險控制嚴格、管理團隊經驗豐富等多方面優勢。

  為了贏得淡馬錫、大士能源管理層和員工以及工會組織的信任和支持,華能做了大量細致的溝通工作。當了解到對方最擔心的問題是員工穩定就業時,華能承諾:收購后將保持原有管理層和員工隊伍穩定,保持企業發展方向不變。“相較日本、印度等國的競標收購者,華能的這番承諾就像一顆‘定心丸’。”大士能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林綱培回憶道,由於溝通充分,競標結果宣布之前,大士員工已經心有所屬。

  經過激烈角逐,華能最終在六家競標企業中成功勝出。2008年3月,華能以210億元人民幣成功收購大士能源100%股權,此舉讓他們收獲了當時新加坡約1/4的電力市場份額。這是我國國企首次在發達國家全資收購發電廠,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電企業最大一宗海外並購案。

  早在收購競標階段,華能便清晰規劃出大士能源的發展藍圖——保持大士在新加坡發電行業的領先地位,並把握在新加坡以及周邊有利發展機會,把大士建設成為華能“走出去”的前沿平台。2011年,我國煤價高位運行、國內發電行業陷入困境。這時,正是大士能源高達16億元人民幣的稅前利潤,為華能當年的業績做出重要貢獻,充分體現了海外項目與國內項目資產組合互補的避險功能。截至2013年末,大士能源已累計盈利40億元人民幣。

  建新加坡首座燃煤電廠,以優秀的環保成績單贏得信任

  “華能依靠自身在煤電領域世界領先的技術和經驗,改變了新加坡電力發展的歷史。”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能源化工署署長梁子健口中的創新之舉,是指大士能源公司在裕廊島上所建的新加坡首家燃煤電廠——登布蘇火電項目。

  在人們傳統印象中,煤炭發電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污染,新加坡也為此提出了異常嚴苛的環保要求。在登布蘇項目開發權的激烈競爭中,大士能源以具有創新意義的環保技術方案和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擊敗了其他競爭者,獲得了大多數石化客戶的認可,也得到了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及國家環保署(NEA)等部門的支持。他們的解決方案是:採用燃燒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的循環流化床技術,燃用低硫煤、摻燒生物質,煤炭運輸和儲存封閉化,污水無害處理循環使用、安裝除塵器以及灰渣結晶化處理等,多種環保技術手段使各項環保指標均達到新方要求。

  外界普遍認為,能夠取得這個項目,主要是因為華能在清潔化燃煤發電技術方面的實力和經營管理理念,給新加坡政府和有關企業增添了信心。“也是因為有華能的技術支持,我們才會考慮這個項目的可行性。”新加坡能源管理局副總裁楊奕成說。

  2009年11月,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直接關心下,登布蘇項目正式開建。為確保該項目安全穩定運行,華能還特別安排大士公司的技術骨干到華能蘇州熱電廠等國內企業進行了培訓交流。

  運行近一年來,登布蘇項目交出優異的環保成績單: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汞、固體顆粒物的排放水平大大低於新加坡環保署設置的排放限值﹔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汞的排放與天然氣機組的排放水平持平﹔氮氧化物和固體顆粒物排放上低於天然氣機組水平。據介紹,登布蘇清潔發電方案不僅為新加坡工業園區內石化企業提供了電力、蒸汽和高品質的用水服務,未來還將提供包括淡化海水、污水處理等在內的“一攬子”公共事業產品與服務。

  跨國融合,收獲真金白銀更收獲國際運營經驗

  進軍獅城、收購當地第一梯隊企業,讓華能邁出了在新加坡跨國經營的第一步。同眾多海外並購的中國企業一樣,華能需要處理好“水土不服”的問題,找准“融合之道”。

  收購完成后,華能將大士能源原有管理層全部留用。此外,他們沒有向新加坡派遣任何股東方管理人員,只是在國內成立了一個大士能源管理辦公室,配備了精簡的專職人員負責管理涉及大士能源的有關工作,同時歸口協調華能總部各部門對大士的業務指導和監管。

  “對於華能這種管理方式,當時外界多有質疑:這樣能管好嗎?會否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呢?”華能國際大士項目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大士能源以穩定的運營、突破性的發展以及超出預期的回報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成功的管理融合,更多來自“無形之手”:依托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保証大士能源高效有序運轉。2009年4月,時任國資委副主任李偉在大士能源考察時表示,華能收購大士能源后,管理融合做得很好,既實現了有效管控,又使其原有管理機制和管理人員能最大限度繼續發揮積極作用,使生產經營保持了平穩過渡,“這是央企境外發展的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近年來,大士能源運營發展的良好業績也受到新加坡方面的肯定。“作為監管方,我們對大士能源被華能收購后在電力供應上繼續保持高度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表示感謝。”新加坡能源管理局副總裁楊奕成說。

  通過收購,華能還探索了一種國際化的項目收購融資模式,即採取國際銀團貸款模式進行無追索權的項目融資方式。在項目運營中,華能又通過發揮市場融資的財務杠杆效應,為提高投資回報率奠定了基礎。

  “華能收購大士能源,不但收獲了真金白銀,還收獲了很多競爭性電力市場的運營經驗。”一位華能人士表示,新加坡電力市場化改革起步雖然較晚,但電量交易已完全實現了市場化。借助大士能源這個平台,華能培養了一批熟悉國際市場運行規則、具有國際化經營管理能力的專業人才,為公司參與未來國內電力市場化改革和競爭做好了人才儲備。

 

  延伸閱讀

  去年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超900億美元

  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中石化收購瑞士Addax公司股權……一批重大跨國並購案的順利實施,見証著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穩健步伐。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企業先后經歷了從商品“走出去”,到工廠“走出去”,再到資本“走出去”的階段。目前,我國已是全球第三大對外投資國、最大的對外投資新興經濟體和對外投資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509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01.7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從投資流向上看,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等七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佔據了大部分份額,約為七成﹔從產業分布上看,商務服務業、採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和制造業備受中國投資者青睞。

  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為東道國帶去資金和技術,還增加了就業和稅收。據統計,2012年境外中資企業向當地繳納的稅金超220億美元,就業人數超過140萬人。

  中央企業成為“走出去”的領頭羊。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努力提升全球配置資源能力。目前中央企業境外經營單位資產和利潤總額佔到全部中央企業的10%以上,營業收入佔20%左右。


  《 人民日報 》( 2014年04月14日 19 版)

(責編:杜燕飛、王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