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日送巨量客貢獻大也給城市帶來新課題
地鐵開通之后,鄰近的地下燃氣管、輸油管腐蝕加速,機場下面的油料管道受影響,市區燃氣管搶修量十年增加十倍。市安監局表示,這是他們遇到的“新情況”:地鐵運行不可避免產生的雜散電流,對金屬管道造成腐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光是燃氣管道,就有上百公裡與地鐵並行,其中近85公裡位於市區。如何降低地鐵雜散電流的影響,成為政府、地鐵、油氣管道企業的新課題。
廣州市安全生產“九打九治”
文、圖、表/廣州日報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李潤培、陳華康、陳慶
地鐵建設與運營產生的雜散電流對鄰近的油氣管道、燃氣管網等金屬管線的電腐蝕問題客觀存在。
地鐵公司要與管道單位形成定期會商制度,雙方相互通報管線交叉情況,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把雜散電流對管道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而且,雙方要嚴密監控雜散電流情況,為維護管道提供科學依據。
廣東是能源消耗大省,又有廣石化煉化企業和藍天油庫航油輸送管線,為解決雜散電流的影響,下一步首先要摸清情況,召集地鐵總公司及市煤氣總公司等管道單位,對目前雙方採取的防范措施落實、雜散電流的腐蝕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
——市安監局
影響面 百公裡燃氣管“貼”地鐵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有過百公裡燃氣管道與地鐵並行。市燃氣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廣州市區分布著3360公裡中壓、低壓管道。其中,直徑200毫米以上的管道,有84.862公裡和地鐵線路並行,82處交叉。此外,還有大量小徑管道與地鐵並行或交叉。
在廣州市外圍,約130余公裡高壓管道,與地鐵線路存在並行、交叉的情況。與地鐵並行的有1處,為4號線新造至黃閣管段,共24公裡。與地鐵交叉3處,分別為:東門到南門管道與地鐵4號線在金山大道交叉﹔東門到南門管道與地鐵5號線在黃埔東路交叉﹔太和到田心管道與地鐵3號線在北太路交叉。
藍天航油公司的報告顯示,除了機場油料管道,針對黃埔油庫到機場油庫全長46.8公裡長距離輸氣管線的45個測試點,公司也做了全面檢測,同樣發現存在雜散電流的影響。
燃氣集團 採取措施效果有限
市燃氣集團表示,由於早期雜散電流影響較小,當時敷設的鋼質管道沒有設計、建設有效的排流設施。近年來,燃氣集團逐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為高壓管道加裝保護設施,沿線建造排流地床,中低壓管道則加裝排流陽極。“不過,由於管網長度長,覆蓋面廣,幾乎每段管道都會受到雜散電流影響,雖然已採取一定防范措施,但效果有限。”
燃氣集團相關技術人員說:“對於部分到壽命的鋼質管道,整體更換為PE管道,這樣就完全不受電流影響了。不過,如果一下子全面更換,估計耗資巨大,希望更多的是從源頭控制,減少泄漏。”
安監局 源頭上減少雜散電流
市安監局表示,對雜散電流的防護應該“以防為主”。怎麼防?主要是地鐵系統本身要採取措施,減少雜散電流的產生,鄰近管道要盡量避開干擾源,增加絕緣處理。
“地鐵要增加鋼軌對地的絕緣,比如在軌道與扣件以及扣件和枕木之間,要做好絕緣措施,道床與結構鋼筋間也要絕緣隔離。同時,建立雜散電流收集網,減少雜散電流向外界擴散。此外,地鐵公司要定期對鐵軌進行清潔維護,檢查鐵軌連接件、絕緣體是否可靠,還要檢查收集網各連接件是否可靠。”
對於鄰近地鐵的地下油氣等管線,要根據線路雜散電流源的勘察結果,布線時在符合安全要求前提下,盡量避開地鐵、電纜等雜散電流干擾源,或對受干擾的管道增設絕緣裝置,將被干擾的管道與主干線分隔開,把干擾限制在一定范圍,減輕干線的腐蝕。
另外,在金屬管道內外涂上防腐絕緣材料,這是防電化學腐蝕最簡單易行的方法。
1安培直流雜散電流 一年蝕10公斤金屬
雜散電流腐蝕是繼大氣腐蝕、土壤腐蝕和細菌腐蝕后又一種腐蝕類型。市安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牽引地鐵的電流,從車頂的接觸網向列車輸送,再通過鐵軌和導線返回變電站。在設計或規定的回路以外流動的電流,就是雜散電流。為什麼會有雜散電流?由於運營環境、經濟及其他方面因素的限制,列車軌道不可能完全與大地絕緣,電流從沿線地下的隧道、管道等金屬和土壤回流到變電站,形成雜散電流。
雜散電流會對地下金屬管線產生電腐蝕。市安監局相關工作人員說:“雜散電流由管道流向土壤使管體遭受腐蝕。對於現有的陰極保護控制系統,雜散電流具有破壞性的作用,並可能帶來危險。1安培直流雜散電流在一根鋼管上流進流出,一年內將導致大約10公斤金屬的蝕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