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誤區之七:通過飲食能排除霧霾?
中國的飲食文化也同樣博大精深,之前在很多社交網站的“心靈雞湯”文章中也出現過不少“霧霾套餐”,如吃木耳、豬血能排毒,喝秋梨粥、百合粥潤肺等來潤肺等等。不過已經有專家表示一些說法沒有科學根據:如木耳含膳食纖維豐富,也就有助於裹挾一部分消化道中的雜質形成糞便排出。但是PM2.5污染顆粒可以直接進入人體肺泡,因此從機理上木耳很難起效﹔豬血對口腔的灰塵有一定的黏附作用,可清除呼吸道纖毛、上呼吸道、口腔裡的灰塵,但醫學上也沒有理論依據支持可以清理肺腔裡的污染物。
百合粥有“潤肺”的作用,但不能消除肺泡中的PM2.5顆粒
(注:本圖片來自於網絡)
對於網上的種種清肺飲食推薦,有專家解釋過從中醫的角度,百合、梨等食物的確有“潤肺”的作用,但是不代表能保護幫助人體抵御污染。中醫的“肺”與西醫的“肺”所指還是有區別的。中醫所指的肺不單單指一個器官,比如中醫認為“肺主行水”,比較通俗地說是指肺氣有推動和調節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泄的功能。
因此希望通過飲食來調理、清除污染物是幾乎不可能的,其心理安慰作用更大。尤其是像空氣污染較重的時候,僅僅靠吃這些食物來“清肺排毒”,作用實在是微乎其微。事實上,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對這類污染誘發的疾患,食療難有明顯的作用。但從保健的角度來說,食療是值得提倡的輔助預防措施。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