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發改委表示,今年將修訂境外投資項目核准管理辦法,改進審批方式,提高服務效率和透明度﹔商務部也表示,近期正在研究深化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方案。”在3月2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呂新華談到民營企業“走出去”時如是介紹。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到國外並購投資、承辦工程、商務合作的民營企業越來越多。以海外礦業項目投資為例,根據中國礦業聯合會對受理的中國企業境外礦業投資項目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國有企業投資額為12.15億美元,民營企業投資額為19.21億美元﹔國有企業項目有30例,民營企業項目有73例。民營企業在投資總額和項目總量上已經超過國有企業。隨著一些主要礦業國家對中國國有企業在資源領域投資限制的擴大化和顯現化,民營企業成為境外投資主力的趨勢還將持續。
然而,由於國際環境、政策體制、企業自身等因素的制約,“走出去”的企業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全國政協對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十分關注,特別是對‘走出去’的工作非常重視。”呂新華介紹,去年,全國政協考察組赴浙江考察,對企業面臨的亟待解決的融資難、手續繁、信息不暢等問題,提出了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盡快制定對外投資法等法律,對海外投資經營活動實行登記備案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對境外投資的服務和促進作用等建議,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
據記者調查了解,在這份名為《關於“走出去”企業情況考察的報告》中,考察組具體提出的建議包括: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加快對海外投資的立法及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完善境外投資法律體系﹔完善“走出去”的部際協調與聯動機制﹔創新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對“走出去”企業利益的保護。要完善“走出去”企業的服務保障機制,加強海外風險防控體系建設。要努力打造“走出去”企業的升級版,著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大對“走出去”企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要大力開展公共外交,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掌握對外傳播主動權,提高我國在國際輿論中的影響力。
“民營企業‘走出去’一定會有更寬鬆的發展環境。”呂新華最后表示。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