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云塔生活了快40年,但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雪豹!”来自三江源腹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的牧民监测队队长当文欣喜地整理着过去3个月中用红外拍摄的11200张照片对记者说。
“雪豹是三江源高寒山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它的存在标示着三江源完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虽然近年来在很多地方都有偶然发现雪豹的记录,但是目前雪豹到底有多少,生活在哪里,以及它们面临怎样的威胁,我们应该如何采取保护行动始终是未能解决的问题。”来自北京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雪豹项目主任刘炎林对记者说。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2011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位于三江源腹地的云塔村成立了以农牧民为主体的保护平台——“村民资源中心”,陆续开展了岩羊监测、草场监测以及雪豹监测等项目。该中心也是目前在三江源地区从事雪豹野外研究调查的唯一科研机构。
通过培训,“村民资源中心”19名牧民掌握了科学的监测方法与技术,成为了牧民监测员。在与他们讨论后,“山水”的科研团队在云塔村划出了16个5公里乘5公里的方格,每个方格里设置1至2个红外相机,从而实现全区域的雪豹调查。
“我们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得像自己的家人。”当文说,“而且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我们比外面的人更适应。”他告诉记者,监测员会定期将所有的监测数据反馈给科学家,他们会分析出背后的生态问题并指导相关的保护行动。
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月,云塔村的雪豹监测共拍摄到雪豹59次,初步识别7至9只雪豹个体。伴随着雪豹,还有猞猁、白唇鹿、马麝、豹猫、狼、岩羊等兽类。
“三江源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地方,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再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他们具有天然的环境及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青海省三江源办公室主任李晓南表示。
据了解,除云塔的“村民资源中心”外,2006年由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国际基金会以及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在玉树州曲麻莱县措池村开展的“协议保护”项目,也是尝试基于社区传统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以社区牧民为保护主体,由政府进行授权开展监测巡护工作的新型保护模式。
“这种保护模式实现了社区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同时为政府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若凡说,“不光是对雪豹,这种保护模式在对三江源地区整体的生物多样性恢复上,都值得推广和借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