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能源>>滚动

山西将开展大规模采煤沉陷区治理 涉及2000多平方公里

2014年03月11日10:5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山西将开展大规模采煤沉陷区治理 涉及2000多平方公里

  在山西临县庞庞塔村,一位村民在查看塌陷的地面(2011年8月19日摄)。受煤矿开采的影响,2011年7月下旬,庞庞塔村的地面塌陷,山体出现垮塌。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日前在全国两会上透露,山西将开展大规模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涉及2000多平方公里内170万人,预计治理资金将达到240亿元左右。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累计生产原煤约145亿吨,净调出100亿吨以上,占全国省级煤炭净外调量的70%。在煤炭资源长期高强度大规模开发的同时,山西也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特别是因采煤沉陷造成的居民住宅受损严重,有的甚至危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据山西省发改委初步调查,山西因采煤造成的采空区面积5000余平方公里,其中沉陷区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30万人。据了解,国家曾在2004—2010年启动实施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山西的治理面积约1049平方公里,有60余万人受益。然而,在山西,除了国有重点煤矿外,还有大量的国有非重点煤矿和非国有煤矿。记者曾在山西吕梁、长治等产煤大市走访调查,因煤炭采空造成居民房屋裂缝倒塌、饮水困难、耕地破坏等现象严重,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省委、省政府将把安排治理搬迁涉及的170万百姓作为第一号工程来做。”袁纯清说。据了解,山西将参照国家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标准,对沉陷区内建筑物受损程度按A、B、C、D四个等级分别进行维修加固以及集中搬迁安置,预计到2020年基本完成治理任务,所需资金约240亿元。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左图:这是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郊的蒙山大佛;右图上下:为防止山体出现塌方和滑坡,通往蒙山大佛的道路两侧架设了防护网(拼版照片,2月24日摄)。蒙山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膏、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由于当地长期进行开采活动,蒙山大佛景区存在数量众多的采空区,由此引发的地面裂缝、塌陷等问题对大佛形成严重威胁。2008年以来,太原市先后申请国家和省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4个,投资2.11亿元,对蒙山景区进行环境治理。目前,蒙山大佛景区荒山荒坡植被得到恢复,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千年古佛逐步摆脱地下采空区“威胁”。

  在山西省孝义市兑镇镇郝家寨村,村民郝有生在查看窑洞情况。郝有生家的窑洞向下倾斜,墙上尽是裂缝,为了防止窑洞坍塌,便用木桩子顶着(2013年7月15日摄)。

  山西省孝义市兑镇镇郝家寨村村民郝桂胜在屋里用盆接水,连日来持续降雨,屋顶已多处渗水(2013年7月15日摄)。由于煤矿开采,郝家寨村包括村庄、耕地、林地、荒山、荒坡在内的5千多亩地已经全是煤矿采空区。

  在孝义市西辛庄镇,煤矿开采导致大量地表崩塌、滑坡、沉降、裂缝和塌陷(2011年10月8日摄)。西辛庄镇煤炭开采历史悠久,20世纪九十年代后,集体煤矿和个体小煤矿并存,鼎盛时期有各类煤矿50余座,遍布全镇各个角落。多年来输出1.32亿吨优质煤炭,也留下8.38平方公里的采空塌陷区。

  上图:山西省孝义市柱濮镇于家庄村因煤矿开采房屋出现裂缝;下图:在整村搬迁后的于家庄小区,于家庄村村民于世明(左一)和家人在看电视(拼版照片,2月11日摄)。柱濮镇于家庄村受煤矿开采的影响房屋出现裂缝、土地塌陷,2011年,全村500多人整体搬迁,告别了“因煤而困”的苦日子,过上“城镇社区”的新生活。

(来源:新华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