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電力體制改革進入第十二個年頭,在走過了集資廠網分離、主輔分離之后,電改將走向何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將電力作為改革的重要領域。
“放開售電側,讓用戶選擇售電商進行交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史玉波接受中國証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具體的電改方案正在制定中,將視情況發布,眼下的改革措施是放開售電側。
售電環節或引入民資
“是不是未來放開兩頭,管住中間?”史玉波所說的兩頭指發電側和售電側。史玉波介紹,目前放開售電側已有共識,而這個共識能從去年國家發改委公開招標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研究課題看出端倪。
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研究課題的要點是,全面總結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的國際經驗,提出對我國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模式的多種方案建議,分析各項方案的利弊與改革成本,提出售電側電力體制改革所需要的前提條件和配套政策措施。據了解,去年6月至12月底為課題執行時間。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售電側改革方案初稿應已形成。但對於具體發布時間,史玉波沒有透露。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指出,售電側改革旨在引入競爭打破售電壟斷,賦予用戶自有選擇權。改革包括兩重含義,涉及五方面內容。
兩重含義是,構建多個售電主體,允許所有符合准入條件的發電企業逐步從事售電業務,打破售電壟斷﹔逐步給予用戶自由選擇權,允許電力用戶根據自身電力需求偏好自由選擇並更換發售電企業,形成用戶自購電局面。
售電側改革的五項內容包括,配電盒售電環節的產權劃分﹔供求電價形成的市場機制﹔獨立售電企業的准入條件﹔用戶的自由選擇權以及售電服務的提供。曾鳴認為,以售電側改革作為我國下一階段電力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對實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的電力體制改革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競價上網條件漸趨成熟
按照史玉波的觀點,發電側是有望放開的另一領域。國家能源局《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指出,積極支持在內蒙古、雲南等省區開展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常務副省長李江建議,希望國家支持雲南在電力體制改革方面的先行先試,在大用戶購電等方面給予支持,為全國的電力體制改革探路,提供借鑒。
業內人士指出,大用戶直購電模式是通過電廠和終端購電大用戶之間直接交易、協商價格,形成多買多賣的市場格局,是打破電網壟斷、引入競爭的有效方式。
同時,大用戶直購電是“競價上網”的突破。上述人士指出,競價上網就是指電力公司誰的電價低誰就可以入網供電, 競價上網形成的價格將成為發電側定價的主要依據,並改變目前以政府定價為主的模式,再輸配電價則可根據實際成本加成方式確定合理的電價水平。
然而,競價上網並不是才出現的概念。“電監會在並入能源局之前,一直推行競價上網,但沒有成功。”全國政協委員、湖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宏江表示,受阻的主要因素是價格,發改委在審批電價時,是一台機器一個價格,這使得競價上網的機制沒有打通。
“電監會並入國家能源局之后,推進競價上網的環境已經具備。”肖宏江建議,發改委在審批電價時,最好以省為實體來考量價格。
打破利益格局推進改革
放開售電側首先觸動了電網公司的利益。目前我國電網公司實現輸電、配電、售電一體化經營。雖有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兩大主要電網企業,以及內蒙古電網、陝西電網等若干地方電網企業,但國家電網一家獨大。
另外,發電側放開允許競價上網,但從發電企業到用戶,需要走電網的通道。目前,在輸、配、售各環節,電網公司並沒用核算成本。肖宏江說:“競價上網原本可以提高發電企業的利用小時數,降低用戶成本,但是經過測算電網成本,可能不劃算。”
“目前電網確實很難測算成本有多高。”肖宏江介紹,全國電網一盤棋,特高壓的建設成本、新能源介入成本、調度成本很難一一算清楚。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理清真實成本是后續改革的重要內容,唯有如此才能核定出合理的輸配電價,並為確定終端銷售電價打下基礎。在理清真實成本后,其自然壟斷屬性使其定價仍將以政府定價為主,合理回報下的“通道費”模式將成為未來電網的主要盈利模式。
對於外界的種種電改路線猜測,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不願意回應:“這個問題不能談。”
肖宏江指出,更深層次的電改還處在探索階段,還需要統一思想。肖宏江建議,主管部門成立領導小組,匯集專家、學者拿出切合實際的方案。“方案必定要觸動利益主體,但不打破舊格局,電改難以推進。”利益主體包括國家電網、省級行政主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發電集團等。
(來源:中國証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