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資委副主任談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30%能控股,就不搞40%
發展混合所有制,將盡可能做到 “一企一策”
將採用三種方式引入民間資本,即運用產權市場、股票市場,以及吸引股權投資基金和其他戰略投資者
民企擔心被吞沒,國有產權也有類似擔心,必須要加強國資和民資的產權保護
全國政協委員、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接受採訪時說,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出要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不僅有利於國資國企改革,也有利於拓寬民間資本的發展空間,讓民間資本和國有資本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有利於民間資本和國有資本的深度融合,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共同發展。
黃淑和說,下一步將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重頭戲”來抓。首先要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革的頂層設計。據稱,關於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頂層方案現在正緊鑼密鼓設計中,該方案不久將報送改革領導小組,會注重統一考慮、統一平衡。
發展混合所有制,將盡可能做到“一企一策”,盡可能降低國有股權的比重。黃淑和說,“我們注意到,民企也想進來,但又擔心國企股權比例過高,久而久之自己就被吞掉了。所以盡可能降低國企股權比例,30%能相對控股的,就不去搞40%。”至於具體比例,黃淑和說,要具體按照行業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量、國家要不要控制作為判斷基准,另一個考慮因素是完善治理結構和機制需要多個戰略投資者。
他說,發展混合所有制的著力點中心要放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治理結構上。“現在民營企業最厲害的是機制靈活,國有企業最大弊端就是機制不活。所以要更多地引入戰略投資機構,在現代企業制度上要多下功夫,建立一套完全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運行機制。”
黃淑和還提出,將採用三種市場化的方式引入民間資本,即運用產權市場、股票市場,以及吸引股權投資基金和其他戰略投資者。
“發展混合所有制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國資和民資的產權保護。”他提醒,民企擔心被吞沒,國有產權也有類似擔心。他說,發展混合所有制,態度上要堅決﹔但行動和措施上要考慮縝密,一步一個腳印,以免重蹈上世紀90年代的國資流失的覆轍,對全社會、對老百姓都不好交代。 (解放日報北京3月8日電/特派記者 張駿)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