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老煤炭產區大規模轉產轉移壓力越來越大,在當前日益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下,部分衰老礦井面臨關閉破產的困境。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卜昌森因此建議,國家應盡早出台衰老礦井轉型發展稅收優惠等相關扶植政策,以扶持這些礦山走出困境。
卜昌森說,煤炭作為我國的基礎能源,隨著多年高強度開採,山東、河南、河北、安徽及東北三省等老煤炭產區,普遍面臨著資源枯竭、礦井衰老、生產經營困難加劇等問題。
“以山東省為例,衰老礦井佔山東礦井總數的68%,10年內將有約30%的礦井關閉,20年內將有約70%的礦井關閉,共涉及職工和職工家屬150多萬人。”卜昌森說,而山東能源集團是山東省內衰老礦井最多的煤炭企業,有17對礦井可採年限不足10年,最短的隻有2年可採年限。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卜昌森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於支持衰老礦區的轉產轉移的建議》的議案。他介紹,這些建成於計劃經濟時期的衰老礦井,沒有為后續發展進行充足的資金和資源儲備,目前主要面臨生存發展困難、轉產轉移難、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難等三大問題。
卜昌森建議,一方面,明確關閉破產煤礦基本條件,從煤炭產業發展實際出發,將開採時間較長、資源瀕臨枯竭、服務年限不足五年的國有煤礦,災害嚴重、安全無保障的國有煤礦和開採成本高、扭虧無望的三類礦井列入國家支持關閉破產煤礦范圍。
另一方面,他建議落實建立礦山轉產發展基金,在成本項目中增設“關井准備金”、“棄置費”等項目,在稅前計提部分固定費用,作為礦山轉產發展基金﹔應完善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相關政策,比如離退休人員養老、醫療、社會職能機構費用納入地方財政預算,減輕衰老礦井社會負擔﹔還需要妥善解決村庄和城市規劃壓煤問題。
(來源:新華網)